去香港买表究竟便宜多少(去香港买表划算吗)-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去香港买表究竟便宜多少(去香港买表划算吗)
2022-10-07 13:43

【钟表时报资讯】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香港的瑞士手表销量一般是内地的2.7倍左右。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承载了如此大的销量,可见内地人在香港购买手表的强烈需求。那么在香港买手表能便宜多少呢?边肖将为您逐层分析。

1. 同品牌同款陆港两地一般标价相同,货币不同

边肖购买手表的粗浅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同样款式的手表,在陆地和港口都会给出同样的价格,只是后面的货币单位不同而已。比如这块爱彼的皇家橡树,显示的是星期几的表,内地和香港的要价分别是24.1万人民币和24.1万港币。在香港的售价按现在的外汇汇率折合人民币18.88万,也就是内地比香港和贵了28%.好

2. 两地税制差别是最主要原因

目前在内地买瑞士表基本要交三种税,首先是关税.虽然中国和瑞士签了《自由贸易协定》,但是目前手表产品的关税还是15%,未来会逐年降低到2023年的6%,而香港是自由贸易港,根本没有关税。其次,增值税是对国内所有产品销售征收的,手表产品差价会征收17%的增值税,这也包含在消费者支付的售价中。最后,对于价格超过1万元的手表,中国还征收20%的消费税,这给最终价格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上面的说法可能太无聊了。我们假设瑞士表厂卖给了鹿港两个不同的表行。原价10000元,每个表行想赚3000元。而香港手表公司只需要直接把价格标在13000元,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税费。而内地手表公司需要提前缴纳1500元的关税,进价变成了11500元。想赚3000元,要交510元增值税,标价就得15010元。因为超过10000元,你要帮消费者把消费税提前包含进去,所以消费者买的时候要交18012元,比在香港买的时候要贵5012元。按照比例,是贵了38%.

3. 表行在香港的毛利更高

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现在是28岁和38岁,你为什么要跟我开玩笑?其实上面38%算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陆港两地的钟表公司都想赚同样的3000元。如果你够聪明,你会直接明白,原来的10%已经被香港钟表公司赚走了!没错。同样一块手表,香港钟表公司的毛利确实高于国内同行。这就是为什么目前香港和中国内地都开设了大型钟表店,消费者在香港也不怕买的原因。甚至有的销售会主动告诉你他们香港店的具体位置。大陆的钟表店基本成了展示和导购的地方。

上例中,如果内地表行赚2500元,香港表行赚3500元,最终售价内地17310元,香港13500元,折合港币17308元,与内地价格基本一致。即大陆钟表公司的毛利在25%左右,香港钟表公司的毛利在35%左右。我们网站的黑枪老师系统分析了去年7月市场上各大钟表公司的财务报表。你不妨再回顾一下这篇文章:《表行财报解析》,你会发现,只在mainland  China开店的亨利的毛利大概在25%左右。而港、mainland  China的门店在金饰、亨得利等会略高(他们在mainland  China的销售比例也比较高)。

4. 表行的打折行为

买过手表的朋友都知道,钟表店有相当多的折扣。那么这个折扣呢?看完上面的文字,你也会发现,在35%的毛利上稍微打个95%或者10%的折扣,根本不会耽误赚钱。手表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消费者,他们最清楚哪些手表卖得好,哪些手表不受欢迎,所以他们打折的一般都没那么受欢迎。最著名的折扣手表公司是东方,因为这家东方手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劳力士的向下品牌。有时候,他们恨不得尽快卖掉自己两三年的手表,好盘活资金去买新品。这时候老款可以打八折。但是特别受欢迎的那种表,基本都要排队预定。没有打折的余地。

5. 什么表去香港买

觉得土豪在哪里买都一样,自己也能开心。然而,像边肖这样的屌丝男女还是应该小心翼翼地生活,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节省。边肖觉得在香港买两万多块的手表还是值得的。比如帝舵传承系列的勃艮第圈79220R,北京报价2.6万,香港折合人民币2万。省下来的6000块钱足够去香港短途旅游了。

如果你想买的手表在国内只有一万多或者几千元,我觉得没必要专程去香港。国产手表购买的好处是维修、保养、换货方便。其实如果是比较贵的手表,可能会考虑其他海外国家会有不错的惊喜。毕竟香港的钟表公司,国内毛利低,香港毛利高,对国内导购的操作还是相当熟练的。其实看起来比国内便宜很多。其实手表公司还是很赚钱的。与此同时,手表公司也经常用极其热销的手表来吸引中国的顾客。香港用“打折加量”的方法推销流行款式,诱导消费者进行不太理想的消费。

海外购手表更有门道。作为一个只去过香港的屌丝,边肖在这里什么也不敢说。关于各大表线,我们网站的黑枪老师有一些研究。下面就通过下面的系列文章链接来看看吧。事实上,除了斯沃琪集团积极进军手表业务,在中国还有几家直营店(欧米茄、宝珀等。在北京东方新天地),而大多数顶级钟表品牌的所谓“品牌店”也是由这“七大上市钟表公司”支撑的。他们每年春季向瑞士钟表展支付现金,预订手表,赚取的毛利还要承担开店、雇人等各种成本,有的甚至亏损。可以说生意是比较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