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所谓“纯金”表也是指18K金表.众所周知,99.9%的纯金变成了24K金,Karat是k金的计量单位,把纯金分成24份。
在金本位下的社会交易结构中,人们对黄金的渴望一直是热烈的,人类崇拜黄金的历史悠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财富。在中国古代,国王穿的金袍,宫殿里的金王座,甚至宫殿都是金碧辉煌的。由此可见,黄金在中国历史上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样,金表也很受成功人士的追捧。印象中“金表之恋”来自香港。在很多香港电影中,戴金表的人通常代表财富和成功。劳力士金表最抢眼(我知道的第一块金表大概是劳力士DD)。粤语中的“黄金劳工”也被香港人视为“捞金”发财。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力士黄金沉淀,我们热衷于金表,但我们对金表了解多少?
金表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所谓“纯金”手表,也是指18K金表。众所周知,99.9%的纯金变成了24K金,卡拉特是k金的计量单位,把纯金分成24份。我们的金表中18K金的含金量是18/24=75.0%,我们后来了解到是750。其实金表并不是真的纯金。有人在这里纳闷,金表为什么不用24K纯金?在这里,我们要找出黄金的一个属性。黄金是一种耐腐蚀的贵金属,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延展性,但也是一种非常软的金属。我们的电影已经为我们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古人交易时,验证黄金的真伪。相信大家对牙齿这个镜片都很深刻,所以这种很软的贵金属根本不可能做成大金表。为了使其质地更加坚硬,在后加工中采用了合金技术,18 K. 18K金表分为四类,由以下三种材料制成:
手表
黄金表是最常见的。表壳由750的纯金、125的银和125的铜铸造而成。由于银和铜的颜色与黄金非常相似,纯金铸造的合金依然保持了黄金的本色,但是硬度增加了很多,完全可以应付来自安一体金表的拉力,真的可以打动全世界的人。
黄金表
铂金和铂金的概念混淆已久,这里有必要解释清楚:制表行业的铂金还是金的合金,全金比例还是750。至于其他250的金属,还是两个流派。
其中一个主要的学校是加锌。这种方法呈现的白金颜色是灰色和黄色,需要在外层镀铑才能明亮耀眼。缺点是镀铑层随时间脱落,美观程度降低。即使大品牌也能保证再镀铑服务,麻烦。另一个主要流派是加钯,钯很贵,因为钯本身就是贵金属。而添加钯的铂金光滑、洁白、均匀,不需要镀铑,避免了以后维护的诸多麻烦。
红金表(又称“玫瑰金表”)
表壳铸有750的金和250的铜,含金量不变。然而,由于铜的比例增加,合金颜色略带红色,因此得名表带。因为红金色的特殊颜色,所以不那么张扬,更加优雅,近年来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甚至喜爱。
红金表也可以分为粉金,不同于标准的18K金。18K粉金,颜色略红,有红金、玫瑰金等不同名称,因19世纪初在俄罗斯流行而被称为“俄罗斯金”。其成分为750的纯金和250的电解纯铜,具有延展性强、硬度高、不易变形或划伤、颜色多变的特点。
如果加银,颜色会变浅,加银越多,红色越浅。当银含量增加到10%,铜含量减少到15%左右时,颜色会变浅或变浅。——3N粉金(75%纯金,13%银,12%铜),4N粉金(75%纯金,9%银,16%铜),5N粉金(75%金,4.5%银,20.5%铜)。可以看出,银加得越少,铜加得越多,颜色越多
也越来越偏深偏红。
铂金表
另一种是独立的贵金属铂金,也是钟表采用最昂贵的贵金属。常常有人会混淆白金与铂金的区别,如果稍加了解,便会知道铂金原来比白金贵重不少。铂金表是钟表材质的巅峰之作,珠宝市场上铂金戒指比黄金戒指贵很多,反映到这两种材质手表上,价差仍是基本相仿的。铂金很昂贵,世界上只有最珍贵的手表才会选用铂金表壳,售价更是贵得惊人。在瑞士,铂金与18K金的官方纯度标记完全不同,购买者还是较易分辨的,百达翡丽公司为了方便买家,还在所有自家产铂金表的6点刻度下方镶嵌了一枚小钻石,十分明显。掌握了此法,分辨该品牌的铂金与否绝对不会出错。
金表印记
因为本来手表机心就非常的小,所以机心夹板上的K金印记是非常细微的,一般不超过1平方公厘,需在借用放大镜下才可以看的清楚。
在最开始,瑞士制表联合会要求制作金表厂商统一在手表背面标注相对应的图案,所有瑞士生产的18K金表必须标识为“女皇印记”(“女皇印记”是瑞士护国女神Helvetia之侧面头像);在之前的14K金表(含金量58.5%)印记为松鼠印记;9K金表(含金量37.5%)为宝剑印记,图案以外型像宝剑里面像花的图形图案;铂金表之前为瑞士山羊头;从国外订制进口瑞士的手表山猫头Lynx作印记,在山猫头两耳之间打“1”为18K金表,打“2”为14K金表;现今统一改为“圣伯纳狗头”印记。
铂金PT950/PT900、纯银925、18K金750、14K金这些贵金属印记在瑞士钟表业曾经达到17种之多,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检验地,主要为拉绍德封、伯尔尼、沙夫豪森、纳沙泰尔、比尔、力洛克、日内瓦等地。
“圣伯纳狗头”是在1995年瑞士钟表行业协会才开始规定必须在18K金表壳上刻有一个圣伯纳狗头印记,当时,瑞士贵金属检测署要求将所有检测提交至日内瓦,金表印记也因此得以统一。
如今的18K金表都会采用“750标记”、“圣伯纳狗头”、“天平”等印记,这些组合印记代表该枚腕表材质的含金量为75%(18K金,纯金为24K金,24K的75%为18K),这也是现代18K金表必不可少的三个标识。
三种非“金表”
镀金表
我们通常看到市面上万元左右甚至千元不到的“镀金表”,相比较金表的价格那可是差的十万八千里,那什么是“镀金表”?价格低廉的“镀金表”通常是指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离子镀工艺,PVD真空离子电镀物理沉积的原理,有不同的厚度,一般常见的是3微米,通常可以保持一年左右不被磨穿,也有10微米的,但成本较高。通常几百元的镀金表就是3微米,镀层比较薄但相对牢固,多为中低档腕表所用;还有一种更加低廉的“镀黄”表是采用镀黄锌技术,钝化后获得外观黄色的有较好耐蚀性的锌层,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也容易脱落。
包金表
如果我们喜欢金表但又被高额的价格拒绝的话,包金表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包金表,是指在不锈钢或其他金属上面加贴K金金箔,包覆于胎体上,再以锤敲打密实,使凹凸纹理一如胎体表面,所以包金较厚,不易掉色;包金是手表表壳保护性“装饰”的早期物理性质的粘合体,工艺流程非常复杂,现已基本淘汰,表款甚少。镀黄金厚度20微米以上的也可称为包金,镀金最厚有10微米,包金最厚的有80微米。
间金表
还有一种俗称“金银润”的间金表。间金表是为了节约购表成本,在同一块表上的金属材质采用两种不同材质:18K金与普通金属精钢,比如欧米茄蝶飞的金圈钢壳、劳力士的金银润表链,这样的表金色与银色在精密工艺的打造下衬托出一种华贵而质朴的成熟气质来,要是觉得18K金太过招摇的话此类表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