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爵2023日内瓦钟表展「钟表与奇迹」】工程师系列是国际钟表历史悠久的产品线。顾名思义,该系列专为工程师等专业用户打造,其卖点是出色的防磁性能。然而,随着工程师IW3570的发布,该品牌改变了热拉尔德·尊达表多年来设定的设计基调,将新产品转向复古风格,引发了一些争议。然而今年,新来的工程师们重回尊大设计,再次点燃了表兄弟们的热情。在期待今年的新品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IWC系列手表工程师的由来,“复古风”和“尊达风”。
“复古风”和“运动风”
工程师系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那个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磁场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电力、机械、通讯等领域的专业用户,迫切需要一款能在强磁环境下稳定运行的手表。为此,专注防磁的天下工程师系列应运而生。
IW666(1955年)
该系列的第一代产品IW666于1955年发布。搭载了著名的啄木鸟机芯,设计上有很多50年代表款的特点,比如太妃糖指针,立体金属时标。作为一款专为专业用户打造的腕表,该品牌还在时针、分针和每个小时标记旁加入了夜光效果,方便在各种黑暗环境下使用。IW666可以抵抗1000高斯(80000 A/m)的磁场,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达到这个数值的手表。另一款著名防磁腕表劳力士米卡悟斯)Ref.6541,三年后的1958年发布,工程师IW666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热拉尔·尊达表
但早期的工程师系列深受时代审美影响,难以摆脱传统手表的设计思路。热拉尔·尊达表是真正为该系列注入“灵魂”的人——百达翡丽鹦鹉螺和皇家橡树的原型腕表都出自他之手。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摒弃了传统手表圆滑优雅的造型,大胆采用一体式链带和棱角分明的外壳,给人强烈的运动感。
IW1832(1976年)
1976年,由杰罗姆·尊达经营的工程师SL推出型号为IW1832。在小直径为主流的70年代,工程师SL率先使用40 mm直径,一体式手环造型让人眼前一亮。为了适应这种风格,表盘也进行了全新设计:分针采用细长的条形样式,夜光融入金属时间刻度,12点刻度改为立体金属IWC标志,加强了品牌辨识度。不变的是6点上方的“INGENIEUR”字样,同样的防磁性能。
IW3239(2013年)
工程师SL作为“三部曲”之一,与鹦鹉螺、皇家橡树有一定的关系。从外观上看,它们都强调奢华的运动风格,工程师SL将之前手表中刻意隐藏的孔洞移到了开放的表面,成为了装饰的一部分。从1976年IW1832的出现,到2017年IW3239的停产,尊达style深刻影响了工程师系列40年,成为众多表兄弟心中工程师最经典的外观。
IW3570(2017年)
2017年发布的新工程师IW3570虽然有向早期作品致敬的意味,但它的出现并不完全来源于历史作品,缺乏传承的意义。当然,新设计的推出并不是其被忽视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IW3570去掉了工程师系列的基础——防磁性能,所以不被看到也是合理的。相比之下,工程师SL不仅有尊达设计的光环加持,而且有很强的契合当下时尚潮流的外观和一定的防磁能力。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值得一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