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直截了当地说吧。看到这个开头,有些人可能想知道为什么你跳出了Xi博士的文章。这确实是Xi博士的文章,我想在文章的开头给你做一个简短的解释。几天前,Xi博士发给我他的书《表海纵横》的所有手稿。如果你问我是谁把我带入名表的世界,著名的手表收藏家戚凤青博士就是其中之一。
齐博士是劳力士和百达翡丽的专家。在多年的接触和看稿中,我从齐博士那里学到了很多劳力士和百达翡丽的知识和经验。在那之前,我有很多Xi博士的手稿。在准备出版Xi博士的书《表海纵横》的阶段,我重新整理了我的手稿,并提供给了出版社。但从数量上来说,我的这部分文章只占《表海纵横》本书的一半。《表海纵横》全书共70余篇。等齐博士把《表海纵横》这本书的所有稿件发给我后,我会按照齐博士的意愿把《表海纵横》这本书的所有文章包括序言都发出去,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粉丝,更多的玩家可以读到齐博士的文章。
因为Xi博士《表海纵横》这本书包含了Xi博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写的文章。所以有些文章里的品牌名称和手表名称和现在不一样。我在保留原文章的同时,会做一些评论,方便玩家理解。先说书的第一篇,《名表的美学》。
名表美学
这篇文章写于2000年5月1日。
在男人的世界里,汽车和手表一直是作为经典的“奢侈品”存在的。在中国,很多汽车杂志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手表杂志却非常少见。
劳力士手表在日本算是中档手表。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富人数量逐渐增多。拥有一两只名表是他们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事。手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审美,而佩戴则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的过程。拥有难得的名品、美妆品,有一种自豪感和愉悦感,成为不断进步的动力。1991年10月,我被原国家教委派往日本国立滨松医科大学做访问学者,从此开始了我与手表的缘分。我的指导教授是Kenshiro Ohara,日本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这位绰号“小原皇帝”的教授,在学术界以独断专行著称。当然,他的武断也是因为他在学术界的威望。同时他也是个手表迷,这也影响了我以后的爱好。
记得当时我戴着价值人民币30元的电子表去参加“医学理事会会议”(类似于中国的医生例会),Ohara给了我一个惊讶的眼神。我当时什么都没意识到,只是下意识地把领带弄直了。当时我对手表的了解是“计时的工具”,知道正确的时间就够了。医会结束后,小原很认真的找我谈话。他说,虽然你是政府派来的访问学者,但你还是在我的领导下,所以我要提醒你,你戴的表和你自己的医学专业有点不搭。你看看别的医生都戴什么表就知道了。
我一瞬间惊呆了。我出国前对手表一无所知。看别人的表能知道什么?我只好说:“我对手表了解不多,请教授多多指教。”他接着说,“戴手表是一种文化,一种锻炼。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换不同的手表,是一种地位和成熟的标志。”他站起来,把我带到他办公室的后面,打开一个柜子。30多块名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有的奢华,有的深邃,有的黄色,有的白色,有的粉色。“老伴去世前,这些表都是老伴每天擦拭保管的。她走了,我就得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教授说,有点难过。“我知道你在中国的医生工资很低,在中国有钱也买不到好表。这次文部科学省给我寄来了你的研究费共计60万日元。我决定送6万日元帮你买块好点的表。这是本该用来买显微镜的钱。请和石川彰共用一台显微镜。那孩子不喜欢研究。他从不使用显微镜。你可以用他的。”
在日本的大学里,教授的指示就像圣旨一样,于是我手里拿着6万日元开始了寻宝之旅。
后来才发现,6万日元都买不到好表,更别说顶级表了。甚至连金钢打造的劳力士等日本学者都认为一只中档手表要60万日元。还好在一个重庆留学生的建议下,找到了一个又好又便宜的地方,典当行3354。日本人没有互相借钱的习惯。他们用钱的时候,就把值钱的东西送去典当;一些小企业要贷款,送一些商品去典当。如果战败无法挽回,典当品就要处理。典当行一般放入市场价的1/5,以市场价的1/3卖出,让消费者赚取可观的利润。
作者从浪琴进入名表世界。
在我去市精神病院值班的路上,有几家当铺。仔细浏览后,我发现了一块浪琴手表,18K金外壳,其中一块还放着一个没用过的金盘。售价6.8万日元(原价22万日元)。当时我犹豫了一会儿。价值相当,文字盘漂亮,贵金属表壳优雅,品牌中等。我最好再考虑一下。那天晚上,我做了好几个寻表梦,梦里这个浪琴变成了白色,然后变成了红色,五颜六色。五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要买了。店主看我真的很喜欢这块表,主动提出给我减8000日元,这正是我想要的,而且符合小原教授给的价格,不用加钱。
本以为买了块好表,卫生局的同事都会刮目相看,但大家好像都没看见,只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享受这块“浪琴”手表表盘上的宁静。第二个周末,在药厂做完临床试验,邀请大家参加宴会后,酒精依赖研究班的讲师铃木凑过来看了看我的浪琴手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感慨地说:“其实我喜欢那块雅致的手表,但教授只喜欢我们科室那块全金全钻的劳力士,向医院其他科室炫耀精神病学的财富。我今天还带了一块好表给你看。”这是一款百达翡丽腕表,配有红金、鳄鱼皮表带和小秒针。记得在高岛屋看过一次,标价350万日元。当时觉得贵的离谱。他接着说:“看,不管别人看不看,自己感觉好就行。大部分人不识货,但总有人识货,就像一个女人带着几克拉的钻戒。是真是假,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感受。”
这是第一次有人肯定我的手表,也是第一次百达翡丽是世界第一品牌。的确,它的美是引人注目的。与我的浪琴相比,我的手表很便宜。后来才知道“人比人更容易死,货比货更容易被扔掉。”3354从不比较手表的真假。
第二天,铃木给我带来了一本名为《世界腕时计》的杂志。据说这本杂志的销量是25万册(仅日本就有1亿人),另外还有五六本销量在几万册以上的手表杂志,可见日本的手表爱好者也不少。书籍是最好的老师。从书本上我知道百达翡丽的高价是因为产量的稀缺。每年只生产20,000只手表,机芯质量极高。虽然是机械的,但它的精度接近石英表。更何况,除非你悟性极高,对钟表有很深的认识,否则你是无法欣赏百达翡丽的。否则,你永远也看不出这款手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旦你迷上了手表,懂得了欣赏美,你会立刻被百达翡丽不妥协的美所淹没。
在同事的介绍下,笔者认识了百达翡丽。图为5196。
所有名表都有高贵的血统。这些厂商10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10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一件事情。你可以想象它会有多完美。所以名表的价格是和品牌挂钩的。手表的材质高档,常用铂金、黄金、白金、红金,还有优质不锈钢、稀有金属合金。它的机芯材质无可挑剔,耐磨的轴孔全部镶嵌了极其坚硬的红宝石甚至钻石,可以连续使用两个世纪。它成为古董表后,可以升值,成为传家宝。
每块手表的造型一般在设计制作后不允许再次仿制,以保证其珍贵性和稀有性。每块手表的机芯和表壳都有自己的编号和档案,若干年后依然可以查出来是谁做的。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复制历史表款,必须经董事会表决,未经一致通过不能复制。名表的气质美,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则需要长期佩戴或者只有随着手表感性水平的提高才能感受到。表盘是手表的表面。美不美,看个人欣赏。但手表设计师的原则是,各种人对这个表盘没有“不好”的评价,也就是说,“不好”的评价基本上降到零才算合格。
手表的美可以分为简单美和复杂美。有时,一块未经装饰的贵金属板被用作表盘,而其他时候,精致的图案被制作出来。一些复杂的功能,作为机械之美,也在文字盘上有所体现,比如月相、计秒、两地时间、动力储存等。戴正规手表的人一般都能辨别假表:假表气质不够,散发廉价光泽,真表则相反。这大概跟材料和工艺水平有关。
一些知名品牌,如爱彼、80年代伯爵的作品,往往在表盘上打上与表带相同的图案,表带与表盘融为一体。而像时嘉、肖邦这样的制造商在表盘上添加动人的钻石和宝石,给人以高贵、美丽的感觉;劳力士以坚固实用著称。虽然不在名表前5,但知名度还是挺高的。一个对手表有着近乎相同的亲和力,有一定经济实力,经常接触名表,能引起购买欲望的男人,是极其难得的。笔者近几年带去东京逛钟表店的朋友,90%的人后来都成了钟表迷。新宿有一家当铺,有25000个手表情。世界上所有的品牌无处不在,从几千万日元到几千日元不等。这导致朋友们在这里逗留,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半天,经常引起同行女士的抱怨。但是我们手表迷厚着脸皮拒绝离开手表店,直到口袋空空如也。
因为手表每天都戴在身上,可以随时欣赏美景,体验美好的感情,所以是一种很好的短暂而闲散的体验。它不需要汽油和停车场,而且很安全。同名的车完全不一样。买块名表,花钱容易激发工作的动力,希望能工作两次,有个赚钱的理由。每写完一本书就买块手表留作纪念,激励自己把n写出来,也是对作者的鞭策
世界各地的人对名表的排名看法不一,主要是对前五名的顺序有争议。根据香港《钟》(Chung)主编的《名表论坛》杂志去年在mainland China、香港和台湾省进行的调查,排名前五的是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宝玑和伯爵。劳力士排名第9,最终进入十大名表。一直以石英表闻名的日本精工推出的顶级机械表Credor系列,在巴塞尔钟表展上被列入当年的十大杰作。它以30年的历史跃上这个舞台,技术实力不容小觑。中国的名表市场潜力巨大,除了百达翡丽和宝玑,十大名表生产商都在mainland China销售。入世后,我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了,但名表的正价还是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人们暂时只能从书籍杂志中领略名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