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纳海手表和劳力士哪个高档-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沛纳海手表和劳力士哪个高档
2022-11-16 16:20

劳力士和沛纳海都是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它们都通过创造运动风格的手表来俘获手表迷的心。然而,“运动风格”可能已经是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共同点了,因为如果我们对比一下两个品牌的手表的设计,就会发现它们远非完美。一个粗犷而勇于尝试新元素,一个稳重而保守,注重细节。但为什么经常有人把老和裴放在一起说呢?原来这两个牌子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沛纳海是一个以生产军用仪器(如深度计、指南针等)而闻名的品牌。).早在20世纪初,他们就在帮助意大利皇家海军供应设备,但这不包括手表。因此,直到1935年,意大利皇家海军都希望为士兵配备可以佩戴执行水下任务的手表,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找了设备供应商沛纳海,委托他们制造符合军事要求的高性能防水手表。当时意大利军队对沛纳海提出了几个要求,比如手表要防水,碰到水就不报销,手表要能在水下黑暗的环境下清晰地读取时间,还有一点就是手表要做得大一点,方便佩戴者操作,也有助于快速清晰地读取时间。

20世纪初,沛纳海主要生产军事装备。

接到委托后,沛纳海一开始很头疼,因为制造手表不是他们的专长,所以他们决定转向专业的手表厂。劳力士在20世纪初开发出牡蛎手表后,因其出色的防水性能而名声大噪,这也让沛纳海对他们的名声仰慕已久,于是他们上门请求劳力士协助开发能满足军用要求的防水手表2.0。于是,原本看似平行线的两个品牌开始了合作关系。

劳力士在1926年创造了第一款防水牡蛎手表。

当劳力士收到沛纳海传达给意大利皇家海军的产品要求时,他们一开始是皱着眉头的,因为那个年代的手表都不大,最多也就30mm出头,三个要求中的一个就能拿到返程票。因此,劳力士想到在具有防水能力的牡蛎怀表上添加表耳和表带,从而为沛纳海打造大直径防水腕表。

图为国外表友做的劳力士牡蛎怀表发展成沛纳海表,从中可以看出沛纳海表的大直径和枕套各有渊源。

据说劳力士的Oyster怀表表壳达到了47mm,对于怀表来说是正常尺寸,但从腕表产品的角度来看却是划时代的巨型尺寸。要把怀表变成手表,不仅仅是在表壳的顶部和底部加上表耳这么简单。当时,劳力士将怀表顺时针旋转90度,将表冠放置在手表常见的3点钟位置,然后在表壳的顶部和底部焊接两块线性金属作为表耳。再加上表带后,配合牡蛎怀表的旋入式表冠和牡蛎表壳,解决了手表防水性能的需求。这就是沛纳海历史上第一块腕表Ref.2533的由来。Ref.2533表盘在3点、6点、9点和12点位置设有4位阿拉伯时标,其他方向设有线性时标。此外,时间和分钟两个指针的图案是早期手表的基本配备,这些一直流传下来,成为沛纳海手表的标志性正宗风格。

沛纳海首款原型腕表Ref.2533

Ref.2533通过了意大利皇家海军的测试,促使沛纳海进一步生产第一批量产型号Ref.3646,从狭义上来说,这款腕表是辐射计系列的源头。这款腕表采用镭制成的浆状材料,作为腕表发光效果的来源。同时也进一步确立了Radiomir系列的几大特色,如47mm枕套、前面提到的Ref.2533的时标造型和焊接线性表耳、防水皮质表带等。至于手表机芯,是劳力士提供的Cortebert/ROLEX  618手动上链机芯。

沛纳海第一批量产型号Ref.3646,可以算是今天Radiomir系列的源头。

20世纪50年代,沛纳海观察到线形表耳的设计比较脆弱,可能会给军人带来困扰,于是创造了Ref.6152和Ref.6154两款新表款,与Ref.3646的主要区别在于表壳是一体成型的,其中表耳变得粗糙厚实。沛纳海也在两款新表问世一段时间后,逐渐脱离了那些年依赖劳力士发展的合作关系。

劳力士的Oyster  6154腕表,灵感来自沛纳海腕表,与现在的劳力士腕表风格迥异。

另一方面,尽管沛纳海凭借劳力士的制表专业知识和技术成功开发了军用手表,但他们也发现了沛纳海手表的优势。所以在20世纪中期,劳力士一方面给沛纳海提供表壳,同时也受到类似设计逻辑的影响,产生了像Oyster  6154这样的作品,和沛纳海Ref.6154一样具有原创性,只是人工修改了时间刻度形状,贴上了自己的Logo,但是这种沛纳海风格的劳力士手表产量相当稀少,有点像劳力士的试制品,后来也没有延续这种沛纳海风格。

沛纳海手表先后搭载劳力士机芯和安杰勒斯机芯。

也就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两个互补了近20年的品牌各自有了新的发展。沛纳海放弃劳力士机芯的决定,可以算是一个前兆。后来劳力士和沛纳海相继推出水鬼系列,并注册了GPF-2/56潜水表的表冠保护桥设计专利,沛纳海也将新研发的低辐射化合物Luminor换成了下面的Ref.6152/1手表并正式上市。

沛纳海于1997年加入历峰集团,逐渐成为一个品牌名称。其标志性的军用手表风格实际上是在劳力士的帮助下构建的。

我们大概知道下面这个故事。老裴和裴继续分头前行。得益于劳力士早年的协助,沛纳海“发展”了制表方面的相关经验和技术,即使他们曾经在六、八十年代继续为军队开发特种手表,使得手表在市场上的比重大大降低。然而,1993年,该品牌改变了战略,转向市场。分别推出了44毫米Luminor和Luminor  Marina腕表以及42毫米Mare  Nostrum计时腕表三大主要系列。1997年,沛纳海被历峰集团收购,将品牌一步步推向今天国际知名表厂的地位;至于劳力士的发展,更是令人期待。20世纪50年代后,专业运动腕表系列相继问世,继续成为赢得市场高度赞誉的品牌经典流行作品。因为两个品牌都有各自的日子,所以他们早期合作的渊源至今很少被提及。然而,如果没有劳佩家族的历史,我们今天看到的劳力士和沛纳海手表还会像今天一样成功吗?也许一切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