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彬爵手表】当你接触的手表多了,买的手表多了,看的手表多了,玩的手表多了,你最终会开始纠结这个问题:售后。有朋友曾说劳力士的核心竞争力是售后,也有人说百达翡丽的核心竞争力是售后。因为手表是高精物件,不是一次性产品。当手表大量生产并销售到市场时,售后需求巨大。售后在各行各业都很普遍。有些集团/品牌的售后是为了完善品牌服务而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大部分售后已经是盈利部门。
今天我们不谈表友维修的售后问题,因为其实之前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我们的站内和论坛里也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发布,所以这一次,我们来谈谈售后或者说手表维修市场。售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售后行业变得光怪陆离。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指官方售后。但是由于官方售后数量少,很多城市都没有,而且由于周期长,成本高,不能完全满足整个售后市场。所以民间修表也可以做的很好。其实任何一个行业,政府都很难完全垄断市场,否则可能涉嫌垄断。但是,现在似乎有这样的倾向。
在很多国外的报道中,已经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或许在国内并不突出。其实大家都知道,国外很多经销商和品牌商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都有上百年的合作关系。这种紧密的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很多好处,除了零售代理之外的更多合作,比如售后也展开了。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从某地买了手表后,当然希望拿到买的店去售后。即使是从外地买的,他也希望拿到当地品牌店售后,而不是非要找官方售后。这是自然的。但是现在各大手表集团几乎都把售后掌握在自己手里,授权的第三方少之又少。
品牌当然知道售后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品牌的市场形象。钟表是精密物件,售后也是个技术活。所以很多技术不好的技师没有修好手表,反而出了更多的问题,扰乱了市场。所以品牌撤销了很多对第三方的授权。因为这件事,瑞士钟表协会和一些组织研究了很多年。他们认为该集团涉嫌垄断售后市场。但证据不足,调查过程异常艰难,至今未采取任何措施。
在国内,售后市场的乱象有目共睹。首先,国内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民间制表师并不多,技术、经验、市场成熟度与国外都有差距。很多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国企钟表匠,转而自己做。这部分人对传统手表的保养没有问题,但是最新科技的手表很容易错过,因为这不仅仅是凭经验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官方品牌销售后无法解决的,而民间市场又不如官方市场科学专业。更何况官方目前限制零配件对外供应,很多人拿不到一些零配件,所以无法维修。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官方品牌售后服务的优点是质量更有保证,缺点是部分城市送修麻烦,成本高,周期很长。而在私人市场,成本不高,周期不长,送修方便,但质量不一定有保障,很多手表无法维修。这种情况有两个症结,一个是技术培训或者人才培训跟不上,一个是配件供应有问题。
那么未来会更好吗?我觉得可以,因为现在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品牌官不可能垄断整个售后市场。斯沃琪集团目前已授权亨利等合作经销商进行售后,历峰集团也开通了售后渠道。历峰集团的手表可以拿到所在城市的专卖店进行售后处理。即便如此,私人市场还是会存在,因为有很多手表需要私人保养来消化。需要在两者之间达成平衡。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私募市场应该有一些规范。近年来,私人售后服务黑幕、欺骗、欺骗等丑闻不断,严重破坏了售后环境,这是官方不信任私人维修的重要原因。就像假表泛滥的商场,怎么会有正规品牌?
那么,这种情况能快速调和吗?短期内有点困难。如前所述,既然现在很多品牌都把售后当成了一项业务,而不是一项简单的服务(以前有的品牌很多零件都是免费更换,现在却要收钱更换),那么就要考虑售后和竞争的成本。其核心是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壁垒。我不怀疑民间修表的可以修很多奢侈品牌以下的品牌,甚至是一些奢侈品牌和顶级品牌。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手表所包含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比如硅的大量使用,机芯结构的改变,零配件精度的提高,最终维修的难度将是零配件的供应,而这根救命稻草牢牢掌握在品牌手中。这和汽车行业完全不同。因为汽车行业已经很开放了,不用去4S的店维修保养,供应商的零配件供应也不会那么控制,所以汽车行业可以越来越繁荣。
有时候,我觉得修表的难度和看病的难度很像。大部分消费者不知道手表坏在哪里,维修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应该花多少钱。就像生病了也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症结在哪里,要花多少钱。只有当修理工/医生告诉你时,你才知道这些信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或者再看看。由于缺乏对民营维修行业组织的监管,加上市场的自我调节,相当滞后,以至于现在的钟表维修行业“莆田系”做得还不错。
最后说一句关于修表的题外话。手表虽然说是传统物件,但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古董表,老表,以后还是可以修的。我说的修理是指修理,不是直接更换配件。但是现在手表维修的大趋势是直接更换坏掉的零件,而不是修来修去(品牌售后都是这么做的)。所以,谁能拿到配件,谁就有大生意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