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3万元以下的手表,在谈到机芯的时候,通常侧重于实用性、精准性(是否通过瑞士官方天文台的认证)、动力储存和机芯的耐用性。而且在这个价格区间,各品牌主要使用统一机芯,自产机芯相对较少。
CALIBER 80天文台认证机芯
近两年流行的Powermatic 80机芯,目前由斯沃琪集团的天梭、美度、雪铁娜三家共享。Powermatic 80机芯拥有80小时超长动力,采用全新高精度调速机构,以激光切割技术取代传统调速机构。机芯在工厂通过激光加工达到最高精度,后期无需任何调整即可长时间保持精度,并已通过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前年部分美度Powermatic 80开始使用硅质游丝,这一改进或许也预示着未来这一运动将推广到集团更多其他品牌。
今年,名人推出了该品牌的首款自动上弦机芯Baumatic BM12-1975A。现在根据品牌给出的机芯数据,这款机芯应该算是三万元以下手表中最“皮”的机芯了。
新机芯由名人、制造钟表的Valfleurier手表厂和历峰集团的研究和创新团队共同开发。在ValFleurier工厂成功改进部分腕表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了历峰集团研究创新团队开发的最新技术。通过将硅质游丝与高性能擒纵机构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这款机芯的精度、蓄力、耐用性和抗磁性。
硅在这种机芯中被广泛使用,不仅是游丝,还有鲍曼奇机芯的擒纵叉和擒纵轮。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配备该机芯的手表的维护间隔。而且两项新技术的应用也是这次运动最重要的特点。
该机芯的擒纵机构采用POWERSCAPE技术制造,包括一组具有独特几何结构的擒纵叉和擒纵轮。这种全新的结构可以大大减少擒纵机构因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并增加30%的发条盒动能储备。
此外,机芯的游丝还采用了历峰集团研发创新团队开发的TWINSPIR技术。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游丝,将两层硅材料(以45角交替排列)结合在一起,通过一层二氧化硅将两者紧密连接,这也保证了两者之间的热补偿。此外,这种游丝配备了一个新的可变惯性的平衡。这种组合提高了机芯在各种位置和长时间运行的精度,同时也降低了对磁性的敏感性,对小冲击和反复振动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我来总结一下著名的Baumatic运动。首先,它采用了全硅调节机构和擒纵系统,这样机芯至少可以抵抗1500高斯的磁场强度。根据手表防磁标准(2002年-ISO 764),如果手表能够承受60高斯(4,800安培/米)的磁场,同时保持每天/-30秒的精度,则可以归类为防磁。而我们一般生活环境中的磁场强度约为22.28A/m至56.5A/m.其次,著名的Baumatic机芯优化了弹簧盒的尺寸和体积以及弹簧的材质。采用硅擒纵叉和擒纵轮,优化其几何结构;以及新的硅摆轮游丝结构,机芯最终拥有5天120小时的动力储备。第三,机芯通过了瑞士官方天文台测试机构(COSC)的认证。第四,机芯润滑油质量提高,使搭载该机芯的手表在正常使用下最长可保养10年(名人对每款手表都做过至少10年的模拟运行测试,官方推荐保养5至7年)。
全新Baumatic机芯已应用于名人Chritton系列的五款新表中,公开价格从19700元人民币到24500元人民币不等。这款机芯是否如品牌宣称的那么耐用,我很期待它的机型在市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