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内瓦高级制表沙龙(SIHH)现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16家大厂(或者大牌、大店、大师)纷纷拿出各种新鲜货,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伯爵积家在超薄上做文章,爱彼坚守帝国橡树离岸,江诗丹顿以镂空为主题,帕尔马尊尼跨界玩转珠宝。有了鸟兽,有了草,有了花,真可谓布村、乐村、富村(常伟老师翻译为百花村,可谓优雅可爱)。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招数。到目前为止看的有点眼花缭乱,但是朗格的这款理查德朗格“TerraLuna”是最吸引我弟弟的,复杂度和美感非常平衡的最好的产品。
表壳有白金和玫瑰金两种,直径都是45.5mm,厚度都是16.5mm。尺寸不小,表盘内容丰富。这个“调节器”——标准时间显示,或者说“三针一线”,就是兰格的第二个。11年,一款理查德朗格系列的陀飞轮腕表问世,据说是参考了1807年德国制表师约翰海因里希塞弗特的古典标准指针。
分针和秒针标有“铁轨”,这在理查德兰格系列中很少见,但在1815系列的正式腕表中常用。“万年历”的显示功能通过四个窗口显示,时针表盘的三点位置为月份,秒针表盘的九点位置为星期,经典的双字大日历窗口置于分针表盘的十二点位置。平面闰年显示是一个小圆窗,放置在分针表盘三点钟位置的外缘。下图中的红色字母4应该代表当前的闰年。
整个表盘底部是一个弧形的动态存储显示条,按照14天的长度逐渐减少。表盘本身的布局看起来挺复杂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规格,指针其实功能很少,让人很疑惑为什么要做的这么厚。翻到手表背面,寻找给这款手表起绰号“TerraLuna”的原因。
这个TerraLuna,字面翻译为地月,感觉像是观测地球自转和地月在地球自转轴(北半球)上方的相对关系的天文图案。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整个天文图的外圈放置一个24小时的圆盘,可以大致读出不同时区的当前时间。在地球外面,有一个完整的月月盘,一个月自转一次。同时月亮图案的上方有一个透明的窗口,下方附有月相盘。月相盘本身也在旋转,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前月亮的相对位置,还可以看到月相的变化。
机芯为L096.1,除了占据大部分视野的地月地图,鹅颈微调系统和摆轮也可以让佩戴者随时欣赏。此外,这个摆轮还代表了太阳的位置。上图中,东亚明显是中午,而美国东部和西欧是晚上。当地人看到的月相是上弦月。它的天文原理大致如下。
这款以“天文学之子”为口号在2014年日内瓦展会上推出的TerraLuna可以说是非常贴切。她的欧洲指导价是玫瑰金18.5万欧元,铂金18.6万欧元。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国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