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表时代资讯】近日,中国钟表界知名学者刘兴力在参加我们《钟表时代》特约评论员顾江的《午夜表情》节目时,提出了瑞士手表四大产区的概念。通过对刘先生的判断及相关资料的学习,总结出一些名表产地及相应名牌的基本信息,供朋友们共同探讨。
刘老师将瑞士著名的手表产区分为四个区域。目前他在《午夜表情》节目中只谈到了日内瓦(1)和鲁古(2)。我敢做一个预测,刘老师大概也会讲讲La Chauven-Lillock的双城(3)、纳沙泰尔-比尔-格伦兴的“三城一线”(4)、Fleurier的“百花村”(5、常伟先生的优雅翻译)和沙夫豪森的独特小城(6)的钟表业特色。以上是瑞士著名手表产区的简要示意图。图1-6大致分别表示了六个钟表产业聚集区的位置。红色虚线大致是法语区和德语区的分界线,绿色虚线大致是德语区和意大利语区和罗马语区的分界线。
1. 日内瓦
日内瓦(参考阅读:日内瓦,瑞士著名的钟表城)是瑞士钟表的起源地。日内瓦在整个中世纪都是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边境城市,长期以珠宝工艺闻名。宗教改革期间,加尔文教徒禁止信徒佩戴首饰,欧洲各地信奉新教的能工巧匠也纷纷到日内瓦避难,从而带动了钟表的快速发展。早在公元1601年,钟表业商会就成立了。到1790年左右,日内瓦的怀表年产量已超过6万块,是当时世界怀表生产中心。目前日内瓦的传统品牌有百达翡丽、江诗丹顿、肖邦等。当代设计师品牌如法慕兰、罗杰杜贝、尊纳等。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基本都是以日内瓦或周边郊区为基地。据刘先生说,日内瓦的手表厂一般精抛光。
2. 汝山谷
茹谷距日内瓦仅约60公里,是钟表手工业最早的零配件生产地。大约在1730年,钟表匠丹尼尔尚维沙发明了手表手工业的组装生产技术。大多数零部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生产,然后在日内瓦组装。日内瓦的房租越来越贵,所以越来越多的零配件工厂搬到了日内瓦附近的Rugu Valley。
这里最著名的地方是耶格-勒桑提尔(参考读物:瑞士LeSantier)和爱彼(参考读物:瑞士布拉苏斯)。积家一直有“如故大厂”的美誉。在消费者还没那么在意“自产机芯”的时候,积家为日内瓦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提供了毛坯机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打磨。刘老师也提到,这里的表厂更注重技术和工艺。鲁谷还拥有一批知名的机芯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如Lemania、Dubois Depraz、Valjoux、Frederic Piguet等。(点击公司名称可进入相应的介绍文章)。Booper的总部目前也在Brasus,但Booper在1983年搬到了这里。
3. 双子城
La chauffen-Lillock(参考阅读:La chauffen,Lillock,瑞士著名的钟表城)双子城是钟表业的繁华之都(请注意手工业和工业的区别)。几乎是因为钟表业的发展,才在这里形成了这座城市。这种工厂与城市的结合及其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作为卡尔马克思的研究案例之一被写入《资本论》,也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人类文化遗产项目。185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发展,雅克德罗除外,那里的钟表厂基本走工业化路线。在双城,手表流水线的组装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为手表从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过渡做出了贡献。
著名的欧米茄品牌兴起于La Chauven,后来转移到Bill。天梭、Zenith、雅典、著名游丝厂Nivarox都以利洛克为故乡。
4. 纳沙泰尔、比尔、格伦兴
Chatel-Bill-Glenxing(点击城市名称可进入相应介绍文章),三城一线,几乎与双城发展同步。这里工业化更彻底,交通更便利,经济更发达。比尔和格兰辛已经进入德语区。
目前劳力士、欧米茄、斯沃琪、宝姿莱的总部都在比尔,而百年灵、埃塔、梅花、埃塔都在格伦兴,附近的小镇圣埃米尔是著名的浪琴、豪雅手表厂的发源地。如果以销售额计算,这无疑是瑞士钟表业的核心区域。纳沙泰尔、日内瓦、拉萨德芳斯和Le Santier四个城市是瑞士四大制表技术学校的所在地,沛纳海的独立机芯工厂就位于纳沙泰尔。
5. 弗勒里耶
Fleurier(参考阅读:Fleurier,瑞士著名钟表城)“百花村”的发展相对较晚,几乎是Sandoz家族基金打造的一个新的顶级钟表小镇。帕乔尼的创始人就出生在这个小村庄。成名后,他回到家乡,在山德士家族基金的支持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VMF的成立确保了帕尔马尊尼和山德士家族在制表产业链上的垂直整合,目前百花村已成为重要的机芯制造基地。伯爵品牌创立于附近的拉科泰费村(参考阅读:拉科泰费,瑞士著名的钟表城),现在在弗勒里尔也有分厂。“百花村”的几家钟表厂(帕玛强尼、韦伯、伯爵、爱马仕等。)显然有与日内瓦一争高下的野心,特意设立了Fleurier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制作质量。
6. 沙夫豪森
沙夫豪森(参考阅读:沙夫豪森,瑞士著名的钟表城)的发展得益于美国人琼斯于1868年创立的万能手表。目前,亨利慕斯也在沙夫豪森办公。这是一个绝对的德语区,东、西、北与德国接壤。这里的两大品牌万国和亨利慕斯明显推崇德国人的极简设计风格,在外形和功能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与法语区的表厂不同。
除了瑞士这些主要产区,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的制表业也各有传统和特色。除了德国东部小镇格拉苏蒂(参考阅读:名表城格拉苏蒂),还有很多独立制表师活跃在各个城市。法国制表业早年以宝玑大师为代表。目前,Blaise品牌似乎是唯一一个总部设在巴黎的知名品牌。英国制表师在世界钟表史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明双轴擒纵系统的乔治丹尼斯(George Dennis)就是其中的顶级大师(参考阅读:乔治丹尼斯,宝玑出身的制表师)。目前ArnoldSon是英国品牌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认知度并不是特别广泛。日本制表,之前我们刚刚介绍过(参考阅读:三款日本腕表的发展历程)。
正如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口味不同,不同地区生产的手表也有不同的气质。整体来看,日内瓦更注重精细的手工艺品,而钟表厂的制造风格从如谷到德语区的格伦兴逐渐趋向工业化,这是历史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内在逻辑使然。对于表迷来说,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工艺定位和设计风格,在性价比这个维度上,所有品牌都是平等的,没必要厚此薄彼。还是那句话,坑不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看你愿不愿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