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时钟?
时钟是一种计时装置,是测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时钟通常以内部机器的大小来区分。按照国际惯例,直径大于80毫米、厚度大于30毫米的钟是钟;直径37-50mm,厚度4-6mm的手表叫怀表;直径小于37毫米的手表;心脏面积不超过平方毫米的,叫女表。手表是人类发明的最小、最强、最* *的机械零件之一。
2、你对钟表的理解是什么?
对钟表机构的理解:钟表机构是一种计时装置,是测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表通常以内部机器的大小来区分。按照国际惯例,直径大于80毫米、厚度大于30毫米的钟是钟;直径37-50mm,厚度4-6mm的手表叫怀表;直径小于37毫米的手表;心脏面积不超过平方毫米的,叫女表。手表是人类发明的最小、最强、最* *的机械零件之一。
发展状况:
钟表一直是国人喜爱的商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钟表行业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钟表行业发展迅速。此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中国的钟表业带来了繁荣。
中国钟表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进料组装、外观零件制造、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钟表制造业。除* *机芯配件外,均可加工生产。
从区域结构来看,全国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六大手表产区。从产量来看,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钟表产量居世界* *位。
3、中国古代四种计时仪器和工具
1.标准手表
又称日晷、日晷。表中的“桌”是竖立在地上的杆子或石柱;“圭”是一块石板,从桌脚向北水平延伸。每当太阳转向正南,影子就落在脸上。
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节气的时间,比如冬至和夏至。最长的影子是冬至;影子最短的时候,夏至已经到了。它是中国创造的最古老和最熟悉的天文仪器。
2.遗失的雕刻
又名漏雕漏壶。渗漏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渗漏盆地和受水盆。早期的雕漏多为漏型。漏水从破釜底侧漏出,格叉和舌再次上升,使浮在破釜水面上的漏水箭头随水面下降,漏水箭头上用刻度标明时间。后来发明了接水式,将水以恒定的流速注入接水壶,接水壶上漂浮的漏水箭头随着水位的上升指示水位,提高了计时精度。
3.沙漏
因为冬天水容易结冰,所以用流沙代替。103010记载明初詹西元创制“五轮沙漏”。后来周树学把流沙洞扩大,用六个轮子防止堵塞。宋濂(~)写了《明代天文史》,记录了沙漏的结构,零件的大小,减速器各齿轮的齿数,并说5号轴尖轮没有齿,但配有显示时间的视盘。
4.水载浑仪
水载浑天仪是依靠水力使其运转,模仿天体运动并能计时的仪器。这个浑天仪改进了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设计,注水刺激轮子昼夜不停地转动。它不仅可以显示星星的运动,还可以显示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落下。
因此,水运浑仪建造时,就放在武城庙前。文武百官看了之后,制作了精美的作品,惊叹于测天报时的准确。
5.水运仪器平台
第三年由苏颂、韩公廉等人修建
下平台上设有提水装置。河水由人力驱动,带动上水车和下水车(鼓车)把水提升到天河(接水舱),注入天池(水库)。台中扁水壶的水位保持恒定,用一定截面的水管推动转轮,向转轮(水轮)上的接水壶排出恒定的水流。枢轴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昼夜轮、浑仪和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