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爵腕表文化】2003年积家发布第一代球形陀飞轮时,钟表界掀起了一股“陀飞轮”热潮,球形陀飞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我所说的“陀飞轮之战”。在此期间,不同品牌相继发布了自己的陀飞轮家禽纵向结构腕表。在当时,陀飞轮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其复杂和独特的工艺。理论上,当时只有世界顶级手表品牌才有能力做出极其精致的陀飞轮手表,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积球陀飞轮的出现,将陀飞轮的发展和设计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这场“战争”中的佼佼者。
说到积家,球形陀飞轮1号无疑是积家产品线中独一无二的杰作。自1890年起,积家在汝拉谷的工作室开始制作精美复杂的手表。秋拓一号是积家首次尝试将超复杂功能应用于腕表。它叫卡尔。177机芯由不少于679个部件组成,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在这款机芯中,四项复杂的功能格外耀眼:球形陀飞轮、万年历、双逆跳月份显示、时间方程式。除了这些惊人的功能之外,Cal。177机芯也有8天的动力储存。这一切,从最初的组装到最后的调整,都是由一个钟表匠完成的。
“陀飞轮1”的名字来源于积家在2003年最引以为豪的成就:一个绕两个轴旋转的球形陀飞轮。陀飞轮的发明,众所周知,是为了平衡重力对摆轮的影响,造成走时误差。然而,宝玑先生在19世纪发明的这种装置只限于怀表。对于一个不停变换方位的手表来说,这样的发明是无法满足日常佩戴需求的。可以说,在发明了一套能够双轴运转的陀飞轮之后,积家真正为腕表发明了陀飞轮。
球形陀飞轮的90个零件中,从打磨到抛光再到最后组装的步骤全部由手工完成,总重量不到一克。只有最优秀的制表师才能参与制作这款精美的艺术品,而整款腕表的设计则由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完成。对它的研究如此深入,测试如此频繁,以至于当组装出第一个球形陀飞轮的样机时,整个系统都能运行得无可挑剔,完美无缺。
在手表的背面,蓝宝石玻璃的后面,有一个向后跳的闰年指示器。整个机芯背面采用了德国银,让整个机芯看起来更加大气,错落有致。表盘的制作也是积家的一大成就,它采用了完全镂空的黄金和砂岩表盘,并用圆形图案装饰。原本用来固定复杂功能的结构,更是以镂空的形式呈现出来。透过正面的蓝宝石玻璃,蓝色涂装的指针优雅地触摸着表盘,与表盘相得益彰。设计这款手表的艺术家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雕刻了每一个零件,稍有不慎,整个零件都会碎掉。蓝宝石表盘也极为精致,正反面都经过抛光处理,几乎看不出任何斜面。延伸至6点钟位置的加厚镜面,让观者可以从任何角度无障碍地欣赏到玻璃下令人惊艳的球形陀飞轮运行姿态。
在此基础上,积家还在2012年SIHH日内瓦高级钟表国际沙龙上发布了双翼陀飞轮等腕表,但都没有丘拓一号的美誉,以我的愚见,丘拓一号完全有理由成为积家本世纪最重要的具有复杂功能的腕表。秋拓一号在拍卖行的表现更加证明了这一观点,甚至高于当时的零售价。对于一块不是百达翡丽的手表来说,这样的表现无疑是非常惊艳的。原因可能是秋拓系列产量稀少,后期推出的秋拓1号、秋拓2号、秋拓3号呈现的风格差异较大。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秋拓一号发布的时候,市面上的球形陀飞轮产品非常少,其中只有格鲁贝尔福赛(Greubel Forsey)和弗兰克米莱(Frank Mille)可以作为替代品,但这两款腕表都没有秋拓一号的观赏性和复杂功能,再加上2004年秋拓一号的发布正值上世纪陀飞轮普及中期,因此秋拓一号成为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腕表。
2017年11月,全球最后一款限量30台的秋拓1号单品宣布发售,大中华区只有一台。除了在拍卖行重新购买这款手表,你只能同时购买积家的大自声和积家的三面转才能申请拥有秋拓一号,积家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整个限量产品的制作。然而,只有少数人能亲眼目睹这一惊人作品的运动,但我相信积家无意满足这些买得起这款昂贵手表的买家。更重要的是,在计时的历史长河中,它挣扎着,突破着,挑战着一切不可能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