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舵这个品牌手表这几年越来越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它每年的新品发布,自然也开始吸引众多表友的目光。2018年巴塞尔钟表展上,帝舵发布的一系列新款中,有三款手表备受关注。
劳力士今年也推出了红蓝圈GMT,相得益彰。自然,都铎红蓝圈GMT的知名度也很高。周杰伦代言1926,不用多说,凭借其代言人的宣传广为人知。在国内,关于黑湾1958的讨论相对较少。
不过在海外,黑湾1958的知名度还是挺高的。国际著名钟表媒体Hodinkee评选出2018巴塞尔钟表展“最佳日常腕表”。都铎黑湾1958和都铎黑湾红蓝圈GMT双双入选。与此同时,其他外国观察媒体对《黑湾1958》大加赞赏。
遗憾的是,全新帝舵黑湾1958之前并没有在国内外正式上市,只有少部分媒体和大经销商拿到了没有机芯的样品作为展示。
巴塞尔展览结束四个月后,黑湾1958终于上市了。于是我们在第一时间高价抢购了一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最快最实用的实物评测,分享这款手表的有用信息。
在2012年的巴塞尔展会上,帝舵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系列,名为Black Bay Blue Bay。设计灵感来自品牌历史上的潜水表。Black Bay碧湾系列一经面世便迅速引爆全球市场,好评无数!,2013年11月15日——帝舵腕表在Black Bay举办的首届日内瓦钟表大奖赛中荣获“复兴”奖。其后的几年时间里面,Black Bay不断壮大,各种配色、各种盘面、各种材质的衍生版不断出现,成为帝舵品牌旗下最为畅销的一个系列。
1954年,帝舵跟随大哥劳力士推出潜水表。但在一开始,由于目前的技术,其手表的防水深度只能达到100米。1958年,帝舵推出Ref.7924,最大防水深度提升至200米。
而本案中的今年推出的1958其实就是Black Bay碧湾系列下面的一个小细分,来源于品牌历史上1958年的潜水表,依旧是走复古路线.产品推出已近6年,为何还能赢得众多媒体的好评和海外友人的热议?
秘密是新款1958的表壳经过了明显的改装,尺寸更小、更薄、更贴身!
在此之前,已经有两代黑湾比班系列。不同的是第一代搭载ETA机芯,配置为玫瑰Logo+金属条(可选);第二代取代了帝舵的自产机芯,获得了COSC天文台的精度认证。配置为盾标+复古钉带(可选)。
独创的复古风格,合理的定价,已经让第一代黑贝碧湾系列卖的很好,后来改用蓄力70小时的自制机芯,更是让其销量大增。但是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的Black Bay碧湾都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它的表壳无论是测量实物数据,还是从肉眼感知,都实在是太厚了!
劳力士水鬼12.6mm厚,浪琴Concas 11.7mm厚,宝珀50?老款15.4mm厚,欧米茄8500海马13mm厚,欧米茄海马300 12.6mm厚。第一代帝舵黑贝的厚度为12.9mm,已经属于潜水表的主流厚度。其他常规潜水表则采用“厚外环薄中壳凸后盖”的方式,利用视觉误差来减少厚重感。
不过帝舵的设计者其实把大部分厚度都加到了中壳上。同时中壳的侧面没有任何造型,只是做了简单的平面打磨,最终导致了帝舵Black Bay实物很厚,从肉眼看上去感觉更厚。.
升级到二代的时候,自产机芯因为70小时的超长动力,直径和厚度都有所增加。最后虽然手表的直径保持在41mm,但是手表的厚度从12.9mm增加到了14.9mm,这个时候帝舵的设计师真的没有办法把厚度增加到中壳,否则手表肯定卖不出去。最后,凸起的后盖只能用来掩盖增加的2mm厚度。
全新的1958系列不仅将表壳直径缩减至39毫米,厚度也缩减至11.9毫米。在没有看到手表实物之前,单看国外钟表媒体发布的尺寸数据,我是感觉很奇怪的。和第一代相比,新款1958的厚度从12.9毫米变成了11.9毫米,仅仅是1毫米的厚度差距,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说帝舵摆脱了“侧面杀手”的称号?
经过一两代黑贝和1958新系列的实物对比,才发现其中的奥秘。本次新款1958系列厚度所减少的1毫米全都集中在中壳,而不是在表壳的其他位置。中壳的侧面厚度由7.5毫米减少到了6.5毫米,按比例计算,足有13%。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新款1958系列呈现的感觉非常棒,完全没有一二两代的那种厚重。
2012年,黑湾系列诞生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设计。在表壳和表把连接处的防水螺纹龙管上,帝舵在上面加了一个铝合金制成的小环。但是这个小环可能长期使用后会被腐蚀,最后会面目全非,非常难看(上图右下角被腐蚀的铝合金龙管)。
有些表亲可能会问,同样是铝合金材质,为什么防水龙管上的小环就可能会产生腐蚀,而正面的铝合金外圈就很少听说呢?.
其实不管是外圈还是防水龙管上的小环,只要是铝合金的,都会被海水和盐水腐蚀。只有正面的外环相对容易保持清洁,而表柄和表壳连接处的小环容易留下海水和盐水。同时,含盐的汗液更容易在难以接触的结合处凝固成污垢,造成持续腐蚀。
今年帝舵终于在黑湾系列上改变了这个设计,抛弃了之前的铝合金小环。
新1958除了铝合金小环,还把原来蚀刻的玫瑰Logo改成了立体浮雕,更加复古。
外观上明显的变化不仅限于表壳尺寸和表把。新的1958仍然使用铝合金外圈,但环上的潜水倒计时刻度由原来的银白色改为与表盘字体相同的金色,这是帝舵潜水表首次出现这样的搭配。
很多品牌在“微调”复制品的设计时很容易出错,所以很多表友都希望对原版越忠诚越好。本次帝舵在1958上换用了金黄配色的潜水外圈并不显违和,反而和表盘字体呼应,显得表款愈加复古。
为了在短时间内找到潜水外圈的刻度起点,帝舵使用醒目的红三角作为标志,同时在红三角上镶嵌一颗“夜明珠”,这样即使在水下等光线较差的环境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相比一两代黑湾,今年的新1958做了微调,除了夜明珠的颜色随着外圈刻度变成金色,夜明珠的尺寸做得小了一点,完全可以框在红三角里。该设计遵循1958年的原始参考号7924。
1958新款的不少微调都是值得称赞的,不过并不代表其所有改变都好。其中比较遗憾的就是其表冠尺寸变小了,不再是“Big Crown”大表冠。
为了便于潜水员在戴手套的情况下操作表冠,潜水表将表冠做得更大。今年的新款1958源自历史名表Ref.7924,之所以受到表友追捧,原因之一就是它有一个大表冠,市场上甚至直接用“大表冠”指代Ref.7924。
但今年重新刻上Ref.7924的新款1958,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缩小表壳的同时,实际上把表冠缩小了,变成了常规的尺寸比例。可惜了。
外观上的改变不少,内部的改变更大。
第一代黑贝因为设计师的设计失误,看起来很厚;第二代黑湾看起来很厚,可以容纳更大的机芯。到了1958,为了能让表壳变小变薄,帝舵换用了更小、更薄的机芯MT5402。
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款全新的自产机芯,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变小、变薄的机芯,帝舵依旧给它配备了长达70小时动力储存。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帝舵将机芯的轮系布局设计得更加紧凑,同时更换了更小的摆轮,试图为发条盒留出更多的空间来储存更多的能量。
至于很多表友所关心的打磨问题,帝舵在这款MT5402机芯上依旧采用的是喷砂处理,并不像我们常见的日内瓦纹路、鱼鳞纹镀铑。甚至机芯边缘的放射性纹路都不是打磨而成,而是采用激光雕刻。
帝舵现在用的是自己的机芯,增加了硅摆轮游丝,长动力尺寸,无卡重摆轮,微调摆轮夹板等配置。同时考虑到前期的研发支出,在不提高售价的情况下,只能用喷砂来维持成本。
怀表时代,钟表加工技术落后,抛光更多的是小幅度提高手表精度、稳定性和耐用性的手段。随着技术的大幅提升,抛光的作用相对降低,现在更多的是为了美观装饰。对于帝舵这个价位的品牌,且考虑到1958是一款密底潜水表,所以不少表友在打磨上纠结完全没有必要。
华丽的装饰性打磨的确没有,帝舵把省下的成本都投到机芯走时素质上去了。's新MT5402机芯即使体积变小,仍能通过COSC天文台的精度认证。拿到真表后,我们还用瑞士进口的Witschi校表测试了六个方向,平均每天误差3.3秒。放在特制的震动台上模拟佩戴,实际走时误差也很小。
在手表圈,有一款手表说“照片比实物好”,帝舵黑贝就属于这一类。单看照片,黑贝的颜值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但是当你穿上它的时候,很容易被它侧面的厚度惊到。
还有今年的新款1958在调整表壳壳形换成金黄色刻度外圈以后,照片好看,实物上手更漂亮,且佩戴体感也非常舒适。
帝舵的品牌设定是“高性价比”。但在今年的新款中,出现了性价比的下降。以前帝舵黑贝手表分为钢带和腰带两种,然后再单独赠送一条额外的提花编织表带。今年不再赠送表带,而是另开编织表带版,只能三选一。
新款1958钢带款国内公价26000元,皮带和编织带版本都是23500元。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手表。在3万人民币以下的价位,帝舵新1958已经做到了平衡。所以,今年值得买的帝舵,除了红蓝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