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最传神的一首诗是什么?”
在我看来,是元末诗人“唐文儒”《题龙阳县青草湖》中的那句话:
“醉后不知天在水,船满梦,银河压。”
这与文森特梵高的作品《罗纳河上的星空》不谋而合,是跨越时空的审美再现。东方或西方,过去或现在。群星璀璨,宇宙浩瀚,每一次仰望,都觉得宁静。在天地之间,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和短暂。可惜高楼越建越多,城市森林越来越密,光污染已经让我们看不清楚了。
然而百达翡丽百达翡丽有这样一款手表,你可以把浩瀚的星空和璀璨的银河戴在手上。这是编号5102。
Ref.5102的前身是Ref.5002,是百达翡丽的代表作品,出版于2001年。Ref.5002集万年历、陀飞轮、星空三问功能于一身,是百达翡丽首款双面双表盘腕表,也是当时该品牌最复杂的腕表。
一年后的2002年,百达翡丽推出Ref.5102,去掉了三问、万年历、陀飞轮的功能,只保留了星空。所以有桌友戏称其为桌王Ref.5002的“缩小版”
但是,我并不赞同将Ref.5102称为“缩小版”表王Ref.5002的说法,我更愿意称之为“纯粹的”星空表。
之前看过Ref.5002,号称手表之王。说实话,我不认为Ref.5002是一款漂亮的手表。由于需要添加复杂的功能,整个手表做得又大又厚。就连百达翡丽引以为傲的三问报时表也很难在这款表王身上体现出来。手表说他之所以会花8位数买这款手表,就是为了“顶级”两个字。其他东西好看不好看,听起来好听不好听,穿起来舒服不舒服都不是重点。
想要什么,就要放弃什么。Ref.5002抛弃了别人,得到了“顶级”。
而Ref.5102抛弃了繁杂的功能,只留下了“灿烂的星辰和浩瀚的宇宙”。
Ref.5102和普通的星空表完全不一样。它的星空不是印着星星的一层薄薄的表盘,是没有生命的。而是采用三层表盘,底层是月亮般的盈亏表盘,中间层是深蓝色表盘,顶层是绘有星星的蓝宝石表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只有一层蓝宝石表盘用于绘制星星,但百达翡丽处理了两面。再加上中间深蓝色表盘上的倒影,一共可以带来3层效果,所以会显得星空有层次感。如果你很远,如果你很远!
除了特殊的表盘反光,Ref.5102更漂亮的地方在于,它会因为角度和光线的不同而产生“蓝到黑”的过渡效果,星空变得越来越深邃神秘,一眼看不透!
大部分有美感的腕表,如果指针不明显,或者指针压倒性,就会牺牲时间的易读性。Ref.5102选用银白色镂空柳叶针,既体现指针的存在,又不会遮住太多星星。表盘在同样的深蓝色蓝宝石上绘有银白色罗马刻度。
Ref.5102因为星空函数比较复杂,所以增加了一个表格进行调整。两点位置的表盘用来调节上弦和指针,四点位置的表盘可以调节月相和星空。表壳四周整圈浮雕百达翡丽Karazhuohua标志,下方凹槽喷砂处理,极为复杂。除了制作案例难度增加,非原厂的后期打磨和翻新也有难度。
Ref.5002的厚度为16毫米。要让Ref.5102更容易佩戴,除了三问报时、万年历、陀飞轮的功能外,还需要使用更轻薄的机芯。
因此,在这款Ref.5102上,Cal.240 CL Lu基于百达翡丽自己的Cal进行了升级。240运动。
Cal.240起源于1977年,差不多40年前。这是一款纤细的自动上弦机芯。
自1931年以来,自动手表机芯的标准设计理念是将自动驾驶仪放置在机芯顶部的中央。1954年,布伦钟表公司展示了一种新型自动机芯。它的自动表盘只有普通自动表盘的一半,而且不是安装在机芯的顶部,而是嵌在机芯的一侧。这种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机芯的厚度,俗称“珍珠陀”。
但这种“珍珠陀”也有其缺陷,如复杂的绕线结构难以排布,绕线效率相对较低。百达翡丽发现,珍珠陀的工作关键在于简化上弦系统。也就是说停止了双向卷绕设计,使得自动滚筒只能单向旋转卷绕。通过提高自动陀的旋转频率来补偿功率损耗,同时采用密度更高的22K金来制作自动陀。
百达翡丽采用了珍珠陀的设计,Cal.240的厚度只有2.4mm,比常见的自动机芯薄了1mm左右。不要小看这一毫米。已经很小的机箱空间可以增加更多的机械部件。因此,你会发现百达翡丽在Cal.240机芯的基础上增加了万年历、月相、日历等功能。我喜欢的是Cal.240机芯的“薄”!
Ref.5102经过多方努力,表壳厚度缩减至10毫米以下。对于一款正反面都是蓝宝石镜面,三层表盘,有星空功能的超复杂手表来说已经很值钱了。
我们在厚度上下了功夫,但是直径很难改变。Ref.5102和Ref.5002大小差不多,约43mm。Ref.5002机芯上还有一圈发条。Ref.5102没有音环为什么不能缩小直径?
那是因为星空功能的一些机械部件隐藏在表盘外圈,所以没有办法像切厚度一样对待表盘直径。
深邃而明亮,简单中隐藏着精确。
Ref.5102无疑是我见过最美的明星腕表。
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