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实用的腕表功能,你心目中的排行是?-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最不实用的腕表功能,你心目中的排行是?
2022-07-20 16:03

时至今日,手表的功能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些是我们知道的,有些是某些人知道的,有些甚至可能是从未听说过的。在众多腕表功能中,我们之前和大家讨论过《最实用的腕表功能,你认为是?》。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最不实用的腕表功能”。你的排名是多少?

月相

个人认为,说到最不实用的手表功能,首先想到的是月相。月相表的起源已经成为历史问题,目前最可靠的猜测是由于航海需求。钟表的发展也以其在海运业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得到了飞速发展。潮汐与月球的引力效应直接相关。潮汐变化直接影响军事战略、远洋航行、海洋渔业等。所以,学会看月亮的脸,学会做事,才能保命。月相功能最早出现在怀表上,大约是公元1600年。月相功能最早出现在腕表上,应该是宝玑在1929年推出的4244。

有趣的是,月相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不实用的手表功能,但却是最受欢迎的复杂功能之一。这是因为它在装饰和情怀上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一方面,人类对月球的天然向往和好奇永远不会停止;另一方面,月相又是那么美好,那么诗意。另外,月相功能恐怕是目前为止外观上最频繁、最多样的复杂功能,你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各种不同的、风格鲜明的月相显示。

时间等式

月相之外,我想到的第二个“最不实用的手表功能”是“时间方程”。第一次听说这个功能,是因为宝玑。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功能,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我才知道,时间方程可以显示平均太阳时(“平均太阳时”)和真实太阳时(“视太阳时”)的差异。平太阳时,即民用时,是指钟表所指示的当地标准时间;视太阳时反映了太阳的真实运动规律。一年之内,世界各地每天的视太阳时都是不同的。虽然随着计时精度的提高,时钟成为计量时间的基础。人们将每天的时间设定为等于24小时,而不是视太阳时的计时方法。但实际上,平均太阳时和视太阳时在一天内的累计时差从慢16分钟到快14分钟不等。一年中只有四天正好是24小时:4月15日、6月14日、9月1日和12月24日。因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在每年的同一天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制表师用一个特殊的凸轮来“规划”。凸轮的形状像数字“8”,可以机械地模拟太阳位置不断变化的轨迹(上图中的“8字形曲线”)。为了保证极端的精度,凸轮上装有触笔,带动时差跑杆显示民用时和太阳时的时差(-16到14分钟),即时间方程。

知道了时间方程是什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听起来NB的函数其实实用价值不大。其实目前只有部分手表品牌能做到时间方程的功能,而且往往是结合其他复杂功能的炫目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宝玑2017年推出的海洋导航系列Equation  Marchante  5887陀飞轮腕表。

陀飞轮

陀飞轮作为三大复合功能之一,是手表品牌青睐的功能,也是表友推崇的手表功能。但是说到实用性,我觉得意义不大。众所周知,陀飞轮技术是由瑞士制表师路易宝玑于1795年研发成功的。这项发明标志着钟表业制造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陀飞轮发明之初,应用于怀表。由于怀表长期挂在脖子上或放在口袋里,垂直使用会受到重力干扰,影响摆轮的摆动速度,导致误差。陀飞轮的发明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传统的陀飞轮到飞行陀飞轮、双陀飞轮、球形陀飞轮,不管怎么变形,陀飞轮的作用都是“抵抗重力”,但实际上,你真的在乎这个所谓的重力带来的走时误差吗?甚至,品牌介意吗?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你玩陀飞轮更多的是因为它足够“酷”。最能直观的展现机械表的机械之美。品牌陀飞轮更多的是炫耀技巧,是技术的展示。

三问

同治虽然是三大复功能之一,但比陀飞轮低调多了。可能是因为更复杂更贵,所以市面上的三问表数量远不如陀飞轮。三问报时表,也就是三簧表,是一种可以告诉你现在几点的表,有三种不同的滴答声。三个问题是指“时间”、“时间”、“时间”三个环节。关于三问报时的诞生,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三问报时器是为了贵族们晚上不用点灯就能知道时间而发明的。说一问三答桌是为盲人发明的。我个人觉得第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因为三问报时很贵,贵族富豪都没有。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三问计的实际作用是有限的。

事实也是如此。三问报时的数量少,价格高,动辄几百万。似乎所有知名手表品牌提炼三问报时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高超的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和国际地位。三问表最重要的是报时音质。更便宜的三问手表可能听起来像破锣。而那几百万个“三问”听起来东拼西凑,清晰而令人振奋。我听说过教皇在色情宫殿里的三问表。堪称天籁之音。

以上四个是我想到的关于“手表最不实用的功能”的答案。也许你心里有其他答案。「手表最不实用的功能」在你心目中的排名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