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擒纵机芯只有欧米茄有么-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同轴擒纵机芯只有欧米茄有么
2022-06-05 13:34

对于机械手表而言,机芯是手表准确走时、长效动力的基础。而在机芯的构成中,擒纵轮带动擒纵叉一擒一纵,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将动力传输给摆轮,由摆轮完成时间的分配,达到调速的作用。可以说机械表的准确与否与擒纵机构有最大的关联。

 欧米茄同轴擒纵机构

最早的擒纵器-德国人发明的

      最早是谁发明了擒纵机构?据说,在15世纪擒纵机构就已经出现,是有德国人亨莱斯创造的冕状轮擒纵机构,而在此之后,后退式擒纵机构、工字轮擒纵机构、锚式擒纵机构(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也被发明出来。

 雅典的锚式擒纵机构零件

       也就是说,人类在追求精准走时的路上从未停止过探寻的脚步。从时刻、到精确至分秒,“精准”成为人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现代擒纵机构的类型-叉瓦式、杠杆式、同轴式

       前面说到,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了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在这之后,还是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了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真正的现代钟表才开启了新的篇章。

 擒纵叉与擒纵轮(来自格拉苏蒂原创设计)

      杠杆式擒纵机构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擒纵机构,它凭借良好的性能和工艺性,以及较为稳定的走时保证,为钟表品牌认可。但它并非毫无缺点,由于杠杆式的原理,使得每一次机构的运行都会对零件进行磨损。所以机械手表需要进行定期的护理和保养,除了检查是否有零件需要更换之外,还要定期的“上油”,保证零件之中可以足够润滑,从而保证精准走时。

同轴擒纵的诞生-1974年


      1974年,乔治·丹尼尔(George Daniels)发明出同轴擒纵机构,并在1980年申请了这一项专利。同轴擒纵与杠杆式擒纵最大的区别,就是将擒纵轮和擒纵叉的布局结合到了同一个轴承中,这样一来,零件之间的磨损就会相对的小很多。

最新一代的同轴擒纵机构(左)与其他的杠杆擒纵机构(右)

 乔治·丹尼尔(George Daniels):同轴擒纵机构发明人

       这里要说到这样一个故事,丹尼尔在创造同轴擒纵机构之后,需要找到一个品牌能够将这个作品运用到实际的腕表中去,并实现量产,而不是将这一技术置于历史中成为某一个记录。他找到了谁呢?到了1990年代他才遇到伯乐,斯沃琪集团总裁尼古拉•海耶克(Nicolas G. Hayek)决定由欧米茄来推动同轴擒纵的发展。

 2500机芯

       欧米茄在经过六年的努力研发和试验之后,1999年第一款使用同轴擒纵装置的欧米茄腕表终于诞生,内置的机芯以集团内生产的ETA2892为基础换装同轴擒纵装置,并采用无卡度自由缩放游丝,机芯编号2500。

发展到现在,欧米茄至臻天文台手表的摆轮轴采用钛金属材质

        同轴擒纵机芯从限量腕表开始,逐渐扩大到量产款式,并从广大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中获取数据,持续在震频、擒纵轮的形状等各方面做了微调改良,机芯编号历经2500A到2500D,经过将近几十年的淬炼,欧米茄同轴擒纵已非常成熟。

欧米茄至臻天文台手表使用的8900机芯

      在同轴擒纵的第一个十年里,除了上述的2500机芯之外,欧米茄也将同轴擒纵移植到其他的既有机芯上,发展出两地时间、计时码表、小秒针、手动上链,甚至是中置陀飞轮的同轴擒纵表款,以实践的方式证明了同轴擒纵在各式机芯上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