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爵钟表文化】去年百达翡丽180周年,《百达翡丽传记》出版了五种语言版本,一本非常厚重的传记,花费了近两千大洋。在这本书里,百达翡丽近两个世纪的故事跌宕起伏,最后成为了代表性的王者。103010年,来自百达翡丽档案馆的大量珍贵图片首次公开,那段漫长的时光变得清晰。
103010于2016年首次上线。作者尼克福克斯已经出版了20多本书,也是各大杂志的特约编辑。他原本打算用4万字左右的篇幅写百达翡丽的历史,但后来情况失控,最终版本比最初预算厚了一倍。
百达翡丽最著名的广告口号是:没有人能拥有百达翡丽,只为下一代保留。被称为钟表之王的百达翡丽是制表界的贵族,是许多制表师梦寐以求的腕表。百达翡丽为什么能成为「钟表之王」?在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经历过几近崩溃的困境,但最终还是在黑暗中诞生了。在这本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安东尼百达:百达翡丽的诞生
百达翡丽从诞生之日起就历经波折。
安东尼贝特帕特克
百达翡丽的创始人是安东尼百达翡丽。当时,波兰士兵安东尼帕特克(Anthony Patek)因战争流亡日内瓦。正是在日内瓦的这段时间,他爱上了钟表。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和军事挫折后,百达翡丽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1839年5月,百达翡丽和第一位合作伙伴FrancoisCzapek成立了一家小型制表公司。毫无疑问,FrancoisCzapek是钟表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负责组装钟表,百达则负责业务。一开始,钟表主要卖给波兰人和日内瓦当地人。
安东尼百达翡丽和让阿德里安菲利普在巴黎的法国工业博览会上相遇。
让-阿德里安菲利普
百达翡丽和FrancoisCzapek在一起工作了六年,他们的关系结束了。FrancoisCzapek喜欢铺张浪费,公司现金流一度出现问题。与FrancoisCzapek合作的第五年,百达翡丽在巴黎认识了制表师Jean-AdrienPhilippe,并开始计划与Jean-AdrienPhilippe合作。
百达翡丽位于湖滨大道的新地址,1880年末
作为一个商人,无论是与百达翡丽的合作,还是后来美国市场的拓展,百达无疑都有着惊人的眼光。当时,菲利普正在研究一种有效的无钥匙上弦系统,这是19世纪制表业的重要目标之一。百达翡丽采用了精密的系统,因此可以通过同一个表冠上弦和设置时间。你熟悉这项发明吗?然后,当时这个系统并没有得到法国手表厂商的认可。相反,百达翡丽看到了这项发明的潜力。
百达翡丽成为“钟表之王”的第一步,离不开百达翡丽骨子里的大胆,离不开优秀企业家必备的长远眼光,离不开百达翡丽在制表方面的天赋和成就。
斯特恩斯兄弟:经济危机爆发,百达翡丽易手。
百达翡丽在诞生后的几十年里享誉世界。19世纪末,百达翡丽受到收藏家的喜爱,为财力雄厚的美国收藏家和国王制造“孤儿产品”。
1914年,瑞士汝拉山拉肖文
>
但是,辉煌过后的危机,悄然而至,这一黑暗的时期,对于百达翡丽后期的发展非常重要。1929年,经济寒冬到来,华尔街的股票崩盘震动了远在日内瓦的百达翡丽总部,美国和巴西市场的崩溃带来巨大的影响。百达翡丽因为经济危机暴露了弱点,在外无法追回欠款,在内存货滞销、公司运营模式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似乎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回天,甚至需要通过熔掉或者卖掉黄金表壳来支付员工的工资。
斯登兄弟表盘厂的工人们
面对危机,阿德里安·翡丽尝试通过“节流”的方式来挽救,事实证明这一种方法对于亏损巨大的百达翡丽来说无济于事,斯登家族的手段要更为果敢一些。新东家一接手,决定重新开始制造半成品机芯,停止生产二等品和三等品时计。斯登家族在百达翡丽的这一转折点接手,使得百达翡丽免于覆灭之灾。
安东尼·百达和尚·阿德里安·翡丽创造了百达翡丽,斯登家族将其延续下去。
斯登兄弟做的第二个重要的决定,是罢免翡丽之孙阿德里安·翡丽,并且启用尚·菲士德(Jean Pfister)为技术总监。
1933年,百达翡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困境中进行变革生存,占据有利位置,为后期的复兴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在这一段时期中,百达翡丽还确立了另外一个主要特色:为时计编号。在斯登时代之前,时计没有名称,款式没有命名,但是因为市场上已经有钟表厂商为时计编号,这样更加方便顾客咨询,为了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百达翡丽也为时计进行了编号。
作为表盘制造商的斯登兄弟对于钟表的技术、生产流畅并不熟悉,这一领域恰好是尚·菲士德所熟知的领域,双方的默契配合推动百达翡丽在经济危机中大胆变革,改革古老的公司运营模式、制造自产机芯,终于使得百达翡丽扭转了局势,得以生存下来。
菲力·斯登:石英危机到来,顺应时代or坚持自我?
20世纪70年代,石英危机到来,对瑞士钟表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相比于经济大萧条那会儿,石英危机对百达翡丽的冲击并没有那么大。
在石英危机中,百达翡丽开始发展石英技术,参与了Caliber Beta 21石英腕表机芯的开发,虽说如此,百达翡丽始终坚持不生产以LED或LCD屏幕显示时间的石英腕表。当时大家都在追捧石英腕表,在这种情况下,斯登家族第三代掌门人菲力·斯登就比较清醒。
百达翡丽并没有将重心放在石英机芯上,而是继续生产新款机械机芯以及具备万年历功能的复杂时计。石英机芯告诉了人们时代的瞬息万变,机械机芯凝结了先辈们的智慧,并非能够轻易被石英机芯所取代。百达翡丽沉淀了130年的历史,是回击石英时代最锋利的武器,是百达翡丽的价值所在。
70年代下半期,经济形势更为严峻,盛极一时的瑞士钟表业出现大雪崩,市场份额远远小于日本和香港,百达翡丽不得不采取部分裁减措施。
Caliber 240机芯的诞生在百达翡丽现代腕表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石英腕表使得纤薄成为可能,菲力·斯登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来弥补百达翡丽纤薄机芯的空缺。这枚机芯的典型特征就是采用了微型自动盘,大家对此应该并不陌生,微型自动盘采用了22K黄金材质,来弥补因为减少体积导致的重量损失,同时还采用了单向上弦来进一步减少摩擦力和损耗。Caliber 240机芯更加适合厚实一点的时计,比如1976年推出的鹦鹉螺。
石英时代经历了浮华之后,人们又开始回归机械时计。深厚的历史以及独具匠心的工艺,才能实现永恒。1980年百达翡丽有一则关于Ref.3540万年历时计的广告,引言如是写道:“昔日超群工艺,今日收藏家欣物,明日博物馆藏品。”
如今,在位于日内瓦的百达翡丽博物馆中,修复古董时计的大师传承了传统深厚的制表工艺,将百达翡丽的历史呈现给我们。
泰瑞·斯登:如何带领百达翡丽走向未来
2014年,泰瑞·斯登从父亲菲力·斯登手中接过接力棒,菲力·斯登已然将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2018年,百达翡丽新大楼拔地而起,这一项目给这家制表商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谁曾想,在三年前,泰瑞·斯登还在为这个项目感到头疼。
5亿瑞郎就这样砸下去,泰瑞·斯登有着斯登家族一直以来的魄力。这座新大楼里可以容纳一个学院,毕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匠流失的情况很严重,这所学院能够培训新的人才,来延续百达翡丽的百年传统。在行业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百达翡丽看重历史的传承,也是其保持在制表界地位的重要举措。
当然,保护传统制表工艺的同时,百达翡丽也在引进现代的技术和流程。传承与创新,百达翡丽维持着和过去的桥梁,也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未来世界。
盖上《百达翡丽传记》,不禁一阵感叹。跨越将近两个世纪,百达翡丽并没有被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反而在逆境中重生,流传百年。百达翡丽之所以能够称为“表王”,是其深厚悠久的历史、不断精进的制表工艺、严苛的制表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