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克森精密制表品牌兰格致力于制造结合非凡工艺和精密机械技术的腕表。用珐琅制作的手表充分展示了兰格的远见卓识:制表师在制作珐琅表盘的过程中,需要极其精湛的工艺和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呈现出完美无瑕的光泽。自2000年以来,兰芝推出了九款珐琅表盘的手表,每一款都是珍品。
珐琅工艺的历史渊源
珐琅技术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年前。这种熔化金属和有色玻璃的手工技术长期以来被视为制表业制作表盘涂层的一种方式。1630年左右,法国宫廷制表师首次在怀表的表盘设计中使用珐琅。17世纪下半叶,日内瓦和奥格斯堡也制造了珐琅表盘的手表。然而,直到18世纪初,这种来自巴黎和英国的耐用耐磨材料才真正被用作表盘涂层。珐琅除了赋予表盘深邃的效果外,还使雕刻元素更加清晰,形成明亮、高对比度的视觉冲击效果。
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多数朗格怀表都配有白色珐琅表盘。“grand feu”这个词来源于法语,字面意思是“大火”,指的是一种烧制技术。釉质在至少800的温度下会液化,从而永久地附着在金属基底上。如今,只有少数专家精通这一复杂的过程。因此,高品质的珐琅表盘手表并不多见,具有收藏价值。
卢浮宫、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德累斯顿皇家数学物理沙龙收藏的珍贵手表充分证明,珐琅即使历经数百年仍完好无损。
珐琅工艺的难度
专家说:“搪瓷薄情,欲速则不达”。制作珐琅表盘需要几天时间,期间需要重复很多步骤。合格的表盘需要保持干净无瑕疵,所以整个过程必须在几乎无尘的环境下进行。
生产过程很难控制。这种材料应分几层涂覆,并逐渐增加,以达到所需的厚度。每一层珐琅都必须单独烧制,并且在每次烧制过程中,材料中存在破裂、小气泡或小夹杂物的风险。
所以拒绝率很高。每十几个表盘,只有一个是符合兰格严格标准的精致表盘。如果表盘由几个零件组成,风险会根据零件的数量而增加,比如理查德兰格“荣誉勋章”手表和Grand Complex手表。毫无疑问,最终通过严格审查的表盘是腕表中最珍贵的部件之一。
珐琅表盘的制作过程
上釉前的第一步是制作“底部表盘”,由铜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盘组成。然后,将刻度盘脚焊接到这个板上。稍后,它们将用于安装表盘和机芯。接下来,在表盘背面涂上珐琅底漆,这将有效防止表盘正面的珐琅在后续烧制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发生潜在变形。
接下来,用筛子将搪瓷粉均匀地撒在干净的表盘上。这种粉末由硅酸盐和氧化物混合防晒剂和珐琅颜料制成。表盘涂上粉末后,会在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
珐琅工艺分为两步:通过筛网分配珐琅粉(上)和填充间隙(下)。
入窑烧制后,表盘会放在火架上慢慢冷却。表盘完全冷却并保持绝对清洁后,涂下一层珐琅,烧制。一个表盘至少需要涂上八层珐琅,制作过程长达数天。
表面处理后,用印刷技术压印字母。冲压后,白色表盘上的数字、时标和品牌标识用黑色或深灰色珐琅烧在表面。比如朗格马提克自动上链腕表的周年纪念款,或者表盘12点位置有红色时标的1815陀飞轮腕表,都需要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才能呈现其他颜色。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错误就无法纠正。即使是最小的错误也会使制作表盘的过程付之东流。
烧制过程完成后,表盘的其他过程会带来新的风险。使用菱形工具钻出嵌入指针的开口。对于有几个部分的珐琅表盘或者有窗口的表盘,也需要从主表盘上切出轮廓。边缘应进行倒角和精细倒角。刻度盘容易碎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必须重新开始。
如果一切顺利,下一步就是把副表盘焊接到主表盘上。最后进行质检,准备好最终的珐琅表盘,固定在机芯上,安装在表壳里。
迄今所有配备珐琅表盘的朗格腕表概览
LANGEMATIK朗格自动上链腕表周年纪念款
2000年,在兰芝回归腕表世界十周年之际,品牌隆重推出兰芝玛蒂克自动上弦腕表特别版,搭载珐琅表盘,采用两种表盘设计,展现了兰芝使用珐琅表盘的制表传统。兰格对历史根源的追溯体现在精致的设计细节上,例如独立印刷和烧制的红色“XII”数字时标、镶嵌在珐琅主表盘中的小秒针表盘,以及蓝色。
钢指针。LANGEMATIK朗格自动上链腕表周年纪念款限量发行500枚,是拍卖会上令人梦寐以求的朗格珍贵藏品。
RICHARD LANGE理查朗格“荣誉勋章”腕表
朗格第三款带有芝麻链传动系统的腕表充分彰显“荣誉勋章”(Pour le Mérite)的概念。这一名称借鉴了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提出的功绩勋章,专为基于芝麻链原理的朗格精密复杂腕表而设。芝麻链机制抵消了发条张力的减少,确保有效扭矩在腕表的整个运转期间保持不变。RICHARD LANGE理查朗格“荣誉勋章”腕表是科学天文台表的杰作,在设计时完全以精准的时间测量为理念。于2009年推出的表款配备三层盘面珐琅表盘,搭配铂金950或18K玫瑰金表壳。
GRAND COMPLICATION大复杂腕表
GRAND COMPLICATION大复杂腕表18K玫瑰金款于德国制造,是朗格独家打造的精密复杂的腕表,仅限量发行六枚。这款腕表杰作的内部搭载L1902型机芯,并融合了精密制表中最为复杂的几项功能,其中包括附大小自鸣的鸣响装置、三问装置、具备积分盘及跳秒装置的追针计时功能、在午夜时分精准切换的万年历,以及月相显示。在白色珐琅表盘上以黑白形式印制的五个表盘组件与精密复杂的机芯相得益彰。阿拉伯数字、经典火车轨分钟刻度和四个副表盘以三叶草图案的形式排列,旨在向朗格悠久的怀表传统致敬。
LANGE 1 朗格 1 陀飞轮“HANDWERKSKUNST”腕表
2000年,朗格推出首枚配备陀飞轮、大日历显示、72小时动力储存和动力储存显示的腕表。当时,来自萨克森的腕表设计师仍然未能成功地准确挚停旋转陀飞轮框架内的摆轮,直到几年后,这一成就才得以实现。这款特别版腕表之后推出的两款腕表配备朗格专利陀飞轮停秒装置。其中一款是于2014年推出的LANGE 1 朗格 1 陀飞轮“HANDWERKSKUNST”腕表。独特的黑色珐琅表盘令经抛光而呈现亮泽的时标和镀铑18K金指针更显精美。黑色小秒盘以实心银打造,并略微陷于主表盘,以增强立体感。
1815“瓦尔特‧朗格纪念版”腕表
朗格推出这款非凡的腕表,向2017年逝世的公司创始人瓦尔特‧朗格(Walter Lange)致敬。这款精钢腕表配备黑色珐琅表盘,仅限量发行一枚。因此,这款腕表就如同1990年将精密制表再度引入格拉苏蒂镇的创始人一样独特。经典的表盘设计去芜存菁,保留基本元件,配备可掣停的跳秒指针。这是朗格最为珍贵的复杂功能腕表之一。此设计理念的灵感源自瓦尔特‧朗格的曾祖父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的一项发明,这项发明在1877年提出并获得专利,成为德国最早一批的发明之一。2018年5月,这枚腕表以852,500瑞士法郎(当时相当于713,627欧元)的价格拍卖成交。拍卖收益捐赠给了慈善机构“Children Action”(儿童行动基金会)。当时,这是朗格腕表在拍卖会上创下的最高价格。
1815追针万年历“HANDWERKSKUNST”腕表
朗格表厂精湛的手工艺充分体现在这款于2017年面世的复杂腕表中,仅限量生产20枚。朗格首次在表盘和表背的揭盖上采用珐琅艺术与雕刻工艺,以实心18K白金为基底,烧制透明深蓝色珐琅。其上的繁星浮雕,有如月相显示盘的视觉延伸。以18K白金制成的银白色副表盘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揭盖以浮雕及抖雕工艺(Tremblage)勾勒出月亮女神露娜(Luna),她轻披面纱,头戴新月冠冕,手持火炬。此徽章图案由蓝色珐琅浮雕繁星与云朵图案围绕。
1815陀飞轮腕表
朗格在设计1815陀飞轮腕表时始终秉承卓越精准度的理念。这款腕表首度将停秒装置和归零功能巧妙结合。这两项专利装置相互作用,确保腕表的挚停和设定时间精确至秒。当拉出表冠,陀飞轮框架内的摆轮便会立即停止,秒针则快速跳回零位。此外,腕表可轻松与参考腕表或报时讯号同步。这款于2018年限量发行的铂金950款腕表配备珐琅表盘,充分展示出朗格对历史根源的追溯,例如单独印刷和烧制的红色数字“12”等细节。蓝钢指针、阿拉伯数字和经典火车轨分钟刻度进一步彰显腕表的经典风格,让人不禁联想起19世纪和20世纪的传奇朗格怀表。
1815纤薄腕表,“致敬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K蜂蜜金纪念款
2020年,朗格推出特别制作的1815纤薄腕表,“致敬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K蜂蜜金款,旨在纪念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于175年前创立首间精密制表厂,并由此拉开萨克森精密制表业的帷幕。这款双指针腕表限量生产175枚,表壳采用朗格18K蜂蜜金打造,配备白色珐琅表盘,以及经过精心修饰的独特机芯。每一枚腕表附有从1/175到175/175的独立编号,表壳仅厚6.3毫米,直径为38毫米。与指针和表扣一样,表壳亦采用朗格独家研发的18K蜂蜜金制作。添加特殊的合金与进行特殊热处理增加了此金属的硬度,因此比其他类型的18K合金更加耐磨。腕表醒目的白色珐琅表盘采用两个盘面设计。深灰色阿拉伯数字、经典的火车轨分钟刻度与浅色的表盘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CABARET卡巴莱陀飞轮“HANDWERKSKUNST”腕表
从任何角度看,CABARET卡巴莱陀飞轮“HANDWERKSKUNST”腕表都堪称一件充满奢华风范的腕表杰作。这款腕表将精湛的制表工艺和艺术融入长方形表壳的每个边角,尽展精密、传统、珍罕的技术,其中包括表盘上的半透明珐琅及一些菱形设计的手工雕刻元素。朗格于2008年推出品牌首款配备陀飞轮停秒装置的机械腕表,作为其特别版,此次全新推出CABARET卡巴莱陀飞轮“HANDWERKSKUNST”腕表,限量发行3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