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爵腕表视频】熟悉劳力士的议员都知道,劳力士从来没有做过复杂的功能或者异形的表壳,甚至让人觉得它在产品设计上有些固执和偏执,这是很多议员的遗憾。但个人认为,劳力士不生产大型复杂的手表不是研发问题,也不代表劳力士没有复杂的功能技术。可能只是你不知道他的“观念运动”。如果你对劳力士的“概念机芯”感兴趣,跟随视频一探究竟。
以下为图文版:
大家都知道,劳力士“不造”复杂的手表,在售的劳力士里也确实没有太复杂的手表。最复杂的劳力士是日历加到两个地方时的“天行者”(官方名称为纵向航海家,民间名称为天行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力士没有复杂的功能技术。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劳力士的概念技术,包括下面这个:
劳力士ELF7230机芯
从未量产的劳力士“复杂机芯”。
劳力士有很多技术专利,但很少有“实物”能被所有人看到。这款项目代号为ELF的7230机芯是劳力士擒纵机构概念技术的原型机芯,是劳力士公布的非常罕见的“实验原型机芯”。这时候有些玩家会怀疑劳力士有没有出过这样的机芯。其实没必要怀疑,因为这个机芯是2018年拍卖的。
劳力士ELF7230机芯。
劳力士ELF7230机芯是劳力士恒力擒纵机构的原型机芯。1998年共生产了20件。我们可以看到机芯下摆轮的位置有一个类似“蝴蝶翅膀”的开口,这是劳力士设计的“恒功率”装置。可以看到,在开口处,有一根很细的“金属线”,穿过左右两个“金属墙”。你知道这根“线”是什么吗?就是“恒力弹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机芯上有三个减震器,上面两个是擒纵轮减震器,ELF7230机芯有两个擒纵轮(一般手表只有一个)。接下来说说这个原理,有点枯燥,不喜欢可以跳过。
可以看到机芯中的“金属丝”恒力弹簧是固定在金属臂上的。
机芯运转时,两个擒纵轮传递动力,“金属臂”会上下拉动“金属丝”恒力弹簧。恒力弹簧会把发条的动力分成一段段相同的动力,保证机芯始终在相同且稳定的动力下运行。如果机芯动力不足,达不到拉动恒力弹簧的“动力”,那么机芯就会停止运转。以便确保准确的行程时间。
劳力士ELF7230机芯,在摆轮侧面,可以看到摆轮、游丝和一般劳力士没什么区别。
劳力士ELF7230机芯理论上很完美,但实际上在当时并不可行。原因是当时的“金属丝”恒力弹簧采用的是Nivarox合金,实验证明Nivarox合金无法满足机芯运行要求。最终被劳力士终止。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驰恒利擒纵表可以说是由劳力士ELF7230机芯发展而来。
劳力士ELF7230机芯恒力擒纵机构的发明者(发明者的名字叫NicolasDhon)后来受雇于智博。当你提到这个,你一定会想到白质手表的恒定功率。没错,就是这样。发明家到达白质后,对这一个。
恒力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研发。他后来发现,用硅材质制作恒力弹簧,恒力装置可以完美运行,并实现量产。所以在2013年,芝柏采用这项技术,推出了芝柏恒定动力擒纵手表,这也成为了芝柏标志性的复杂表。从芝柏恒力擒纵手表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和劳力士ELF 7230机芯存在的联系。
芝柏的恒力擒纵装置,是由硅材质制成,以此达到实用、量产。
劳力士的概念技术很多,但只有最稳妥的,才会量产。
各位玩家都知道,劳力士在售男表,已经普及了新一代32系列(3235等)机芯。在32系列机芯上,使用了新型Chronergy擒纵。Chronergy擒纵,依然是传统的瑞士杠杆擒纵的构造。
劳力士32系列机芯上,实用的Chronergy擒纵,依然是瑞士杠杆擒纵的形式。
但实际上,劳力士也研发过类似于欧米茄同轴擒纵、爱彼独家擒纵,这类以历史上冲击式天文台擒纵为原型的擒纵机构,并在2009年、2014年申请专利,原型腕表可能已经存在。但有消息表示,劳力士最终还是放弃了冲击式天文台擒纵,认为冲击天文台式擒纵依然不够好。转而以德国独立制表人Christian Klings研发的free balance擒纵为原型,开发新型擒纵,并在2015年获得专利。有人推测,2030年才可能问世。
有信息表示,劳力士目前以德国独立制表人Christian Klings研发的free balance擒纵为基础,研发新擒纵。
除此以外,劳力士也拥有追针计时的技术专利,包括双追、三追(类似于朗格三追针),这些是针对迪通拿研发的。劳力士同样拥有一套指针,可一键切换两个时区的专利,这显然是针对GMT和探二研发的。在得知这些信息后,将来劳力士推出任何“特殊功能、复杂功能”,咱们都不应该感到惊讶,因为劳力士虽然不做复杂表,但不意味着劳力士没有复杂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