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彬爵腕表科技】夏天,我想说说沛纳海。夏天入门,大而显眼。
沛纳海这些年,感觉变化不小,新品数量多,频率快。当然,这不仅仅是沛纳海,大部分知名腕表品牌都是如此。
沛纳海423
所以我也觉得沛纳海的比赛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早年沛纳海种类不多(当时还没有自产机芯)。印象中流行“四大天王”,布衣的标准是47,钢壳,金针,蓝针等等。现在的沛纳海,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各种自产的机芯都有,没有过去那么多的“精致”和“说法”。喜欢就OK了。
沛纳海423
沛纳海作为早年开始接触的品牌,这几年也买了一些。即使是近几年,沛纳海的新款手表也有很大一部分开始缩小尺寸,44和42的居多。不过我对沛纳海美的欣赏还停留在早年,就以我的423为例吧。
沛纳海424“加州面条”
沛纳海423
47沛纳海,我买了两个,一个是加州面424,一个是这个423。44是没有固定桥的RADIOMIR外壳;43是带有保持桥的发光体外壳形状。从认同度来说,有保护桥,肯定更高。早些年,带保护桥的LUMINOR分为LUMINOR和LUMINOR 1950两个分外壳(外壳侧面形状不一样,再深究,423就是LUMINOR 1950),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细分了,都统称为LUMINOR。
沛纳海423,采用气泡镜,表镜为球面凸面。
47佩,超大号手表。不过说实话,瘦子喜欢可以戴手。沛纳海枕形表壳可以非常贴合手腕。47沛纳海比较厚,尤其是这个423。因为423不仅仅是一个案例,还是一个气泡镜,进一步增加了厚度。泡泡镜是423的一大特色。手表镜面呈弧形,呈球形,从表圈突出。气泡镜经常出现在古董手表上。沛纳海,带泡泡镜,很有历史感,也很好看。另外,手表体积大,厚度大,非常容易磕碰。如果你戴的是大表,那就更要注意了。
加上泡泡镜,423的厚度也不小了。
按照过去很多人玩沛纳海的审美,423的脸并不“正宗”。以前有个说法是沛纳海的两针最正宗,就像加州面条424,鱼雷425,372。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从古董手表来看,历史上最早的沛纳海手表是一款秒针手表。47 mm,两针,最接近沛纳海的历史款。
沛纳海423,9点位置有小秒针,4点位置有动力显示。
43是金针,时针,分针,小秒针,外加一个储电显示。因为423是手动仪表,所以带电显示很实用。之前和加州面条424一样,也是手动的,因为没有电量显示。每上一次弦,都要想到2天后,弦就得上了,不然第三天表可能就停了。43如果有电量显示就方便了。沛纳海423的表盘也是三明治表盘。夜光涂层位于盘面下方,盘面上的时间刻度(数字和条形时间刻度)是镂空的。夜光涂层的绿光从镂空部分放射出来,夜光很亮。此外,手表的指针、小秒针和动力显示指针都是绿色发光的。
沛纳海423盘面
23使用沛纳海生产的P3000系列手动马达芯,具体为P3002。P3000系列是沛纳海在大尺寸车型上使用的主要手动马达机芯。机芯足够大,可以装满整个箱子。P3000系列机芯,摆频21600次/小时,双发条,3天动力(72小时)。P3002的一个特点是有停秒归零功能。打开保护桥,拔出表冠,小秒针会自动回到0位置,方便准确设置时间。市面上的一般机芯,包括各种手表的自产机芯,很少有停秒归零的功能。在常规机芯中,停秒归零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功能。
沛纳海423采用P3000系列(P3002)手动马达芯。
P3000系列机芯,在装饰和抛光方面,是沛纳海的标志性风格,大夹板,大面积拉丝,给人一种开合宽大的感觉。我觉得挺适合沛纳海的。下夹板用鱼鳞装饰。夹板被倒角了。走路的时候这个423很准,误差在2秒左右。沛纳海,我个人买的,出门就好。另外,现在沛纳海所有的手表都是各个线的。
产机芯,从手动到自动,种类非常丰富。自动以P9000/9010系列、P4000系列为主;手动以P3000系列、P5000系列、P2000系列、P6000系列为主。(除此以外,包括小部分历峰集团内部共用自动机芯,一般也视为自产机芯的一部分)。
沛纳海的机芯打磨、装饰,自成一派,很有识别度。
在沛纳海的表带上,很多人喜欢玩出花样。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拆LV包,做LV老花的表带,我一看还真好看。后来,不光是表带,拆LV老花包,做手机壳,做挂件,做发卡,很有意思。我看个新鲜,我个人就没那么多追求了,原表配什么表带,就用什么表带,普通的胶带、皮带就OK了。
沛纳海423,可配皮带,可配胶带。
沛纳海423,公价70300。相比沛纳海424、425、372这些手动两针型号,公价要高一点儿(折扣、汇率、二级市场等因素看个人情况)。主要也是423更复杂一些,除了小秒针、有动力显示、停秒归零这些额外功能。实话实说,从日常的角度讲,像大家都熟悉的,1359、1312、977、978这些自动上弦,有日历,44毫米、42毫米的沛,更加适合国内玩家的日常。而423、424这些47毫米手动上弦的沛,则多了一份古董沛纳海的“神韵”,钢壳47,更接近于沛纳海历史上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