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佩戴的FIYTA太空手表(宇航员戴什么手表)-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宇航员佩戴的FIYTA太空手表(宇航员戴什么手表)
2022-02-15 17:24

【宾觉钟表文化】今天,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自去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完成为期9天的云外探月任务,以及今年5月田文一号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着陆火星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壮举。

首先要知道,载人飞船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航天科技都在努力的方向。

也是航天科技的最高标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对中国航天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神舟十二号的任务是将三名航天员送至天河空间站核心舱生活工作三个月,进行舱外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作业。

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在按计划有序完成2022年前后空间站在轨建设,以实现1992年提出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因此,神舟12号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拥有完整的空间站建设和使用能力,处于航天科技的前沿。

中国航天与国际航协

每当提到中国的航天任务,不可避免的是FIYTA必不可少。我之前跟大家说过,这种联系起源于2001年,当时FIYTA手表从航天相关部门的盲目市场测试中脱颖而出,开始为中国航天员提供任务型和训练型手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作业时,宇航服外穿FIYTA作为最可靠的计时保障,也是对中国航天品牌实力的最好认可。

宇航员佩戴FIYTA太空手表。

什么是太空手表?

那么到底什么是太空手表呢?顾名思义,太空手表是一种辅助计时装置,但它不同于普通手表。根据设计要求,它将在起飞、着陆和在轨飞行等各个阶段配备特殊的定时装置,并有特殊的环境性能要求。飞达太空手表还区分了舱内宇航服手表、工作手表和舱外宇航服手表,用于各种环境和任务中佩戴。

神舟七号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刚才提到,空间表需要适应特殊的环境性能要求,这是肯定的,因为空间环境和我们生活的地球太不一样了,空间运行对时间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宇航员要及时跟上地面指挥。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刚佩戴FIYTA太空手表执行舱外任务。

太空手表的刚性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耐压性。太空手表在发射过程中,要经历多次增压减压的环境,以应对地面的正压和外太空的负压,需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防止手表受到气压的影响。防震和坚固性也是航天手表的制造标准,因为在航天器的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主动段所经历的动力环境主要包括振动、噪声和冲击,它们所引起的振动响应可能会造成精密零件的结构损伤、局部失稳和承载零件的断裂。同时,太空手表要从容应对太空中的强辐射和强磁场,穿出舱外执行任务时要在高低温差下保持稳定。

中国自主研发第一块航天表与飞亚达神舟五号航天服珍藏版

    在如此严峻的太空环境考验下,飞亚达已随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出舱任务,见证了无数伟大时刻,也诞生了诸多经典航天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枚,一个是在2003年10月,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与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并逗留21个小时,这块黑色航天表,却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块航天表,在此之前,全球钟表业也只有两个品牌能独立制造航天表,飞亚达也凭借这枚航天表,跻身进世界三大航天表品牌之列。

    另一枚舱外航天服表则是在2008年9月,为出舱任务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提供辅助计时,这块航天表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承受住了强磁场和高能辐射,在±80度极限环境下也能走时精准,充分验证了飞亚达在航天领域专业制表实力。该表款在2010年还荣获享有“全球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盛誉的REDDOT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纪念中国航天事业

    而除了真正在航天员手腕上所佩戴的航天表,飞亚达为了纪念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前进,将航天系列腕表秉承了航天表的卓越性能与设计,这几年所推出的火星-500和航天系列复刻腕表就是最好的证明。

    航天复刻承载“神七”航天表造型,同时揉以了复古风格设计,而火星-500则是使用了与航天题材最为贴切的陨石作为盘面,让纵横交错的天然陨石盘面和双八边形表壳的棱角凌厉无处不呼应火星主题。

太空漫步

    本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也将在天和核心舱,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航天器的维修维护及建造等任务,在未来航天员出舱将成为常态,这对航天员来说是更高要求,对于飞亚达的航天表来说也同样如此。自与中国航天合作起,飞亚达航天表始终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每一步,既见证了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行走,那么神舟十二号任务也自然不例外。为了致敬载人飞船再赴深空,飞亚达全新发布了航天系列“太空漫步”主题腕表,该系列共计两种款式,五级钛限量款和黑陶款。

    让我们先从腕表的材质和外观上看,五级钛限量款名字就简单直白,飞亚达使用五级钛制作整表,钛金属的特点表友们也很熟悉了,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这让它常被应用于航天等高精尖领域。钛金属还赋予了腕表哑光钛灰外观,结合腕表壳体、表链棱角分明造型,比起之前的款式也更显硬朗。

    这款五级钛限量款也沿袭了舱外航天服表的特征,五级钛表圈具有单向旋转计时功能,其上“7+1”小时预警刻度用于指示舱外停留极限时间,圆点刻度与7点到8点的条形刻度,这样设计是为了能够清晰直观的呈现出预警作用,8小时也正是航天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时所携带的供给时间。

    盘面竖置三枚副盘,分别是6点钟的12小时计时盘,9点钟的小秒盘,以及12点钟特殊的45分钟计时盘,这一盘面源自辅助出舱太空行走计时功能,以蓝、绿扇面醒目区分开,环饰半弧形刻度,每5分钟一个弧线标识。盘面3点钟位置还设有专为航天员设计AM/PM上下午的显示和日历窗口,不是常见的星期日历而是上下午指示,只是因为对于航天员来说,身处漆黑的太空空间,轻松便捷的知晓地球上下午时间实是至关重要。

    “太空漫步”五级钛限量款虽然表径尺寸虽然为44毫米,厚14.95毫米,但得益于表壳及表带均采用比精钢更为轻盈的五级钛,整表减至164克,也就是三个多鸡蛋或者是六七个草莓的重量,再加上钛金属亲和肌肤的特性,想必能跟之前那款钛金属复刻版腕表一样,能带来更为完美的上手体验。

    而“太空漫步”黑陶款则是采用精钢制作表壳,并配以高硬陶瓷制作表圈,这种陶瓷材质,

采用超1400 ℃高温锻造、经高压硬化,辅以金刚钻抛光打磨,最终才能成为具有耐刮蹭,并整体饰面釉质均匀的表圈,飞亚达的每一枚陶瓷表圈制作也都需耗费漫长工时,直至达到严苛标准。

    而单从外观上来看,这一材质选用让腕表颇具高级质感特征,结合深灰渐变盘面的大三针设计,也更加简洁大气。两款腕表都在表壳上遍布大量的拉砂打磨工艺,这种传统工艺也是它的核心设计理念,为了腕表主题太空漫步,也就是执行出舱任务的航天表,需要避免光线反射带来晃眼的风险。腕表的防水性能都达100米,同时表款也一改之前老被表友们说到的夜光不足,这次两款新品时标指针均覆盖8小时长效夜光,在光线昏暗环境可轻松读时。

    这枚黑陶款腕表也将厚度控制在了11.5毫米,这还是带一个陶瓷表圈的情况下,结合42毫米表径,正是一款不错的通勤日用腕表尺寸属性。

    五级钛限量款搭载一枚多功能计时自动机械机心,而黑陶款则搭载是自动机械机心。另外特别要说的一点是五级钛限量款,搭载了飞亚达航天表独特防震系统,这种源自舱外航天服表减震技术,飞亚达将航天弹性材料、四重防震结构,从而实现腕表的缓冲减震性能,使其有效抵御在使用过程中腕表遭受意外冲击或跌落。

    飞亚达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每当中国航天事业更进一步,飞亚达便一直伴随其左右一同迈步向前,秉持专业制表和艺术美学,以精准可靠的时计,见证无数辉煌时刻。而对于全新太空漫步系列腕表,本次腕表刚刚发布,并在6月25号正式市售,我们还没来得及接触到实表,期待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再从实物角度去讲讲这两枚表款。

    但光我们目前光从信息来看,像是之前有表友说夜光效果问题,这次都在新品上做出了修改,而且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更多的看到是飞亚达注重市场回应,通过这些细微调整,也同样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进。最后聊聊的腕表售价,五级钛限量款售价19,800元人民币,虽然尺寸偏大,但想必钛金属轻盈特性,能跟之前复刻版一样提供舒适的佩戴感,适合可以轻松驾驭它尺寸,并喜欢这款航天主题国表的表友们入手。而另外一款黑陶款售价则为6,880元人民币,结合整表尺寸厚度,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通勤日用腕表之选,这也让我更期待它的实际佩戴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