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的蚝式到底是什么?(劳力士蚝式是不是最便宜)-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劳力士的蚝式到底是什么?(劳力士蚝式是不是最便宜)
2021-12-24 14:32

【宾觉观察说】今天的视频内容,我们要好好和大家聊聊。劳力士手表中的牡蛎款式是什么?事实上,我相信我的表兄弟们对牡蛎这个词有一定的理解。毕竟,除了cellini系列之外,所有劳力士手表都有牡蛎,比如全名叫Daytona,叫劳力士牡蛎永续宇宙Ditona,水鬼叫劳力士牡蛎永续潜艇,DAY-DATE周历叫劳力士牡蛎永续周历。

蚝式(OYSTER)一词指的是蚝壳、英式蚝、蚝表或蚝壳,而蚝是用来命名一种手表技术的,因为劳力士的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希望手表像蚝一样,可以长时间浸没在水中,坚硬的外壳保护内部(指手表零件)不受任何损坏。作为劳力士的防水象征,蚝式表壳是劳力士打造的标志性制表技术,就像永动机机芯一样,下面我们来看看视频内容。

录像

下面还有文字。

劳力士牡蛎盒诞生于1926年。

1922年,劳力士推出了潜艇手表。

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在20世纪初怀表盛行的时候,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腕上时计,从而满足新潮流带来的新需求。然而,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日常佩戴过程中保护手表免受灰尘和水分的影响,从而避免表壳的内部操作受到阻碍或氧化。1922年,劳力士推出了潜艇手表。手表配有一个额外的外壳,它的外环和水晶镜紧紧地拧入外壳,使外壳防水。如果您需要给手表上发条或调整时间,您必须打开外壳才能接近表冠。潜艇腕表也是劳力士走上这条保护之路的第一步。

密封牡蛎壳的牡蛎手表是世界上第一款防水手表。

四年后的1926年,劳力士牡蛎壳正式获得专利。与潜艇相比,它去掉了多余的外壳,将表圈、表冠和底盖锁在中壳是一项技术。用品牌自己的话说,蚝式表壳是制表业历史上的一次突破,成功地将手表从精致的奢侈品转变为实用耐用的日常用品。

当时,为了宣传牡蛎壳的卓越品质,汉斯韦尔斯多夫还决定让梅赛德斯吉利斯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佩戴一块手表,以证明这块手表完全防水。最后,她带着劳力士牡蛎手表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游了十几个小时,牡蛎手表还是照常运转,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为了庆祝她的成功,劳力士在《每日邮报》的头版发表了一整版文章,宣布梅赛德斯吉利斯和防水手表的胜利。她也是劳力士的首位代言人。

现代劳力士牡蛎壳细分为表壳、表冠、镜面、表圈、氦气排放阀等配置。根据不同的配置,防水等级分别规划为100米、300米、1220米、3900米,比如100米,这是DJ原木型、DD周历、Daytona等常规型号的防水等级,300米是我们最受欢迎的潜艇水鬼,1200米是海上使者,3900米是梯度鬼王DEEPSEA。


劳力士表冠双重、三重防水系统

    在劳力士蚝式表壳中,一个重要部分在于表冠的双重、三重防水系统。1953年,劳力士推出双重防水系统,采用具备双层密封圈的专利系统。1970年,劳力士进一步革新制作工艺,推出三重防水系统,利用额外的密封区,加强劳力士腕表的防水性能。

图片来自于网络 左为是三重防水系统3个防水圈 右是双重防水系统2个防水圈

    双重防水系统,在表冠套管部分一个胶圈,在表冠里有一个胶圈。三重防水系统,在表冠套管部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胶圈,变为两个胶圈,在表冠还是保留一个。日志型、星期日历双重防水,水鬼跟迪通拿是三重防水,密封防水就如同潜水艇的舱门一般。

    除了看系列型号区分防水系统,劳力士也在表冠上,直接用圆点或横杠标志,表示除了防水系统级别。两个圆点或一个横杠,代表使用了双重防水系统,三个圆点,就是使用了三重防水系统。 当然,这些标志根据细节也能用来区分腕表所使用的材质。

劳力士蚝式表壳表镜   

    劳力士表款上的表镜,也是蚝式表壳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安装在一个垫圈上,固定在壳体之上。表镜日历放大镜,也是劳力士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劳力士最初于1953年推出勒取得专利的放大镜,它能将日志型的日历窗放大,增强可读性,也更具辨识度。其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Cyclops”。

    不过最初劳力士这个表镜连带放大镜,都是拿亚克力做的,所以并不耐划,刮花了就乌了,咱们现在之所以能在很多古董劳力士上看到表镜、放大镜有许多划伤就是这个原因。到了70年代劳力士也开始换装蓝宝石镜面了,连同小窗凸透镜同样以防刮损的蓝水晶制成,并安装于镜面上。05年又给放大镜加设了双层防反光涂层,确保读取日历倍加清晰。劳力士的日历放大镜设计,在日后也为腕表世界引领了一波设计趋势。

劳力士蚝式表壳表圈   

    对于劳力士而言,造型与功能紧密相连,蚝式腕表中鲜明的外圈设计就是如此。或固定或旋转外圈的推出,就给不同腕表带来了多种新功能,像是潜水外圈、两地时、24小时显示、测速圈。最经典的三角坑纹外圈,也是在最初具备实际用途,如此坑纹设计,是有助于用特定工具把外圈旋紧固定在表壳上,以确保防水性能。

左侧为早期树脂圈官图 右侧为中期替换铝圈 清晰可见其保存至今的划伤和色泽褪色问题

    而刚才咱们提到的表圈多功能性,基本都出现在劳力士运动款上。这些表圈在上世纪50年代最早使用的是树脂塑胶表圈,像是早期的格林尼治GMT上,但树脂咱们也都知道,这玩意并不耐用,就别提拿来当最外层的表圈了。

Cerachrom字圈

    不过1956年,劳力士就用铝圈替换了塑胶表圈。劳力士使用铝制表圈的时间非常长,但铝圈即便相比较树脂已经很好了,但还是有褪色损伤的问题存在,直到千禧年后劳力士推出了陶瓷表圈,完美解决了不耐划及褪色等问题,直到今天陶瓷表圈也是大家衡量一款潜水表的重要标准了。

劳力士蚝式表壳排氦阀   

    排氦阀也属于蚝式表壳的重要性组成部分,虽然它只存在于海使型、DEEPSEA深潜型,这种这类防水深度达到1220米跟3990米的潜水表表壳上。

    排氦阀的诞生,也是基于上世纪潜水技术的进步,能够让潜水员潜入海底更深处探索,并停留更长时间。在加压舱里使用含大量氦气的特殊混合呼吸气体,让潜水员可在海底停留数天乃至数周,并避免深海的巨大水压对人体产生的毒性影响,它也叫新型“饱和”潜水法。但高压仓内的腕表,会充满氦气,这种气体可渗透防水密封圈,减压过程中,表壳中残留的氦气伴随着与高压舱形成压力差的风险,如外部压力下降能导致气体无法从表壳中释放,可能会撑破水晶镜面从表壳中脱落。1967年,劳力士的排氦阀门就获得专利诞生了,排气阀门会在内部压力过高时自动启动,排除多余气体。

    排氦阀构造就如上图展示,海使型和深潜型表壳侧面存在于一个圆片阀门构造,内部装有弹簧,随压力产生变化,弹簧顶开阀门,排出氦气。

总结:在最后让我们回到标题问题,劳力士蚝式到底是是什么?其实就是上面跟大家介绍的配置,它们集中在一起,也就是劳力士的蚝式表壳。看完了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也对劳力士蚝式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但其实从蚝式表壳,反观现代制表来说,在现在各方面都很成熟的技术条件之下,对于腕表品牌来说做好防水难吗?或者说真的有很难吗?我个人觉得是并不难,这应该是最基础的技术工艺吧,难的反倒是应该考虑怎么才能保证一如既往的耐用品质,这是劳力士做的最好的一点,也是受大家欢迎的一大原因所在,买完戴手上不出毛病又准又耐造。

    而对于威尔斯多夫来说,早在上世纪初期怀表流行的时代,认清了未来腕表市场发展趋势,并且成功制作出来蚝式表壳的优异防尘防水性能,这才是难的,也难在两点上,一个是技术制造,一个是清楚判断防水功能对于腕表的重要性。更难得的是劳力士在日后也并未停止,对于防水性能的研发,一步一步升级,双重到三重,100米到3900米,以及2012年詹姆斯・卡梅隆那块深海挑战型实验型潜水腕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抵御了水下15,000米的压力,承受的压力相当于20公吨的重量。 

    今天的蚝式表壳节目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表友们还有什么想看的钟表相关内容,像是材质、工艺、技术又或者表款,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那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