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觉手表理论】手表自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经典腕表数不胜数,其中一些在腕表的不断演变中具有重要意义。有腕表玩家以10年为一个舞台单位,列出了近百年名表世界中意义重大的腕表。今天我们也用这个内容通过视频扩展和大家聊天。一方面想和大家一起对经典手表做一个小小的历史科普,另一方面想介绍延续至今的手表款式。
视频讲解
下面还有文字。
谁能想到坦克是1920年方形优雅美学的灵感来源?Cartier TANK
我们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上市,最早推出卡地亚广场美学的代表作品,TANK系列车型。1917年,路易卡地亚从革命性的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平面图中获得灵感,将其轮廓融入坦克手表的设计中。两侧的竖耳代表坦克履带,箱子代表坦克底盘舱。
其实每次听人说TANKs和手表是天生一对,总有一种不般配的感觉。毕竟一个是战场上很容易雇佣的机器,世界上第一辆炮塔可旋转的坦克,另一个是卡地亚方形坦克手表,但我也不得不佩服卡地亚天马星空的设计,楞是组合成了代表经典优雅的手表。坦克系列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演变成了不同的车型。目前在售的款式有7个分支,如MUST、长方形的AMRICAINE、棱角更锋利的Fran AISE、LOUIS CARTIER等子系列,都有不同的造型。
其中最接近1917年历史原版的车型有卡地亚全金LOUIS CARTIER和最新入门系列MUST,这两款车型都最大程度上参考了第一款卡地亚TANK的原版,比如1922年的Tank L.C,卡地亚对原表壳进行了加长,让表耳更纤细、更精致。该系列主要由贵金属制成,具有手动上弦运动。
新款MUST将纯色与应时机芯相结合,还有将传统经典设计与太阳能机芯技术相结合的腕表。这两个系列的尺寸有大有中有小,也就是男女都可以穿。
1930年,积家周转逆转是为贵族运动设计的。
Reverso是积家制表史上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腕表型号。这个系列诞生于1931年,今年正好是90周年。在设计之初,手表模型就被设计成一款能够承受马球比赛激烈碰撞的手表。上马前,手表模型直接转到钢背上,防止手表镜面因磕碰而破碎损坏,转回到时间盘前要看时间。因此,这种正面和背面设计立即受到追捧,成为积家乃至整个腕表界的经典之作。其实结合卡地亚TANK可以看出,在上世纪初,方形手表造型在手表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在后续的开发中,积家还利用翻盖表壳演绎了自己的设计路径,结合自身精湛的制表技艺,融入了更复杂的功能。比如7月推出的艺术设计代表作,这款翻盖珐琅手表就是格致北宅的代表作《诸国瀑布览胜 下野黑发山之瀑》。
至于像三文、陀飞轮这样的制表技艺,今年的W & ampW table show生产了一款手表,它集成了
一身的,REVERSO 超卓复杂功能系列185型机芯翻转腕表,作为首枚四面腕表,搭载了瞬跳万年历,飞行陀飞轮,三问报时机制,月相天文显示于一体,真正的集大成浓缩方寸之间,当然价格也是高达1200万。
而到普通市售的男士款式中,积家目前主打两种款式,一个采用了箭型指针数字时标,更接近历史古董表款的经典,另一个则用了太妃针,整体更加现代简洁,两种款式也都提供有单面、双面翻转,且都是手动上弦,功能上也都大致相同。
1940年 给德国做完飞行观测表,又给英国做了飞行导航表 万国飞行员系列
在二战期间德国空军,需要一款精准加上辨读性强的表,来提供给飞行员佩戴,B-Uhr观测表就顺势诞生。万国为德国空军最终设计了大型飞行员腕表52 T.S.C. 型号IW431,这表诸多设计元素,像是源自德国二战时期最著名的JU-52运输机仪表风格的盘面设计,大号洋葱表冠,让戴夹层飞行手套的飞行员能轻松调时,还有四铆钉式皮带,到今天仍影响着品牌飞行员腕表的设计。
随后的万国又转投了英国军方,先满足了军方要求制作了MARK X,并在1948年在89型机芯的基础上研制出马克十一导航腕表,专门在对于针对机芯在雷达设备下,必须能够抵御强磁场的要求,万国设计了软铁内壳,原理类似法拉第笼,负责抵挡机芯周围的磁场辐射。
目前在售的万国飞行员系列,也还是以马克及大飞两大分支为主,马克系列尺寸适中,有40或41毫米可供选择,基本都为现代男表黄金尺寸。大飞则以46毫米为主,今年推出得43毫米小大飞,对细手腕表友更加友好,当然也存在一些特别表款,像是复刻自52 T.S.C.的55毫米跟48毫米表径尺寸。定位和功能设计上,马克也处于品牌入门及中端档次,而大飞则为中高端,机芯配置也提供了南北月相万年历款式可供选择,当然,在万国飞行员腕表的选择上,适合自己手腕的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1950年代 现代潜水表的代表 劳力士潜航者
1954年,劳力士正式推出了首枚Submariner潜航者型腕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水鬼。当然在50年代说起了潜水表,肯定有表友看到这里要讲宝珀五十噚有话说,劳力士潜航者是比53年的五十噚要晚一年,但由于蚝式表壳结合旋入式表冠、底盖系统防水能力更强,因此水鬼就成为了现代潜水表的代表。
60年代 第一只登上月球的腕表 欧米茄超霸
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就不得不提起欧米茄超霸,虽然这系列腕表于1957年诞生,但其在1962年就正式开启了探索太空之旅,65年当时超霸腕表又获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认可,1969年7月陪同宇航员踏上月球表面,成为了第一枚登上月球的腕表。
从1957年到今天2021年,已经有64年历史,衍生的表款也正是种类繁多,但最经典的依然是登月主题表款,像是月之暗面,阿波罗11号,史努比,以及今年新一代的登月表等等。
不过咱们讲目前市售血统最正,原味最浓的还得是手动上弦机芯登月超霸,像是去年推出重新用上321机芯的39.7毫米版本,321最大程度还原了原版超霸ST 105.012 腕表,321机芯也有着无与伦比的机械美感,但公价比较高,光精钢款式售价就到了113,100元,有一定门槛。
还有3861手动机芯版本在861跟1861机芯的基础上,融入了至臻天文台15000高斯防磁技术,从整体配置来讲更新,同时结合47,900的起售价来说对于表友们,性价比更高。
70年代 80年代 石英危机 精工石英表、斯沃琪石英表
随着60年代末,精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石英手表,精准加之价格便宜,迅速席卷了全球,在70年代也可以说是一己之力就卷了瑞士钟表市场,给机械表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加上后来又做带电子屏幕的石英表,一套组合拳打的瑞士制表面临大面积倒闭。
当时的瑞士钟表界为了应对日本石英表,同样在60年代末期,由宝嘉尔牵头连同其他9家制表商,像是劳力士、万国、百达翡丽等表厂联合投资,并研发制造出瑞士第一个石英机芯Beta-21,不过还是没能阻止日本石英表抢占市场。直到1983年,首款Swatch腕表诞生,靠着高质量、低成本兼具时尚的制表理念,重新拯救了瑞士制表行业。
1994年,因为战争及东西德政权原因导致覆灭的朗格品牌,重新复活。现代朗格也是一下就推出了四款代表作品,朗格1、萨克森、卡巴莱、芝麻链陀飞轮。其中朗格1最具代表性。朗格的品牌定位就是顶级,和PP江诗丹顿一级别,但其实朗格复兴对于钟表历史来说,还有其他意义,一个是代表钟表行业摆脱了石英表带来的影响,或者说区分更加明显,机械表有机械的意义,石英表有便宜、精准省心的用图,另外就是德国制表也进入了全世界表友的视野。
千禧年之后运动表市场算彻底打开了,随之而来的是表款尺寸越来越大,2004年推出的宇舶BIG BANG就是代表作,它当时具备了运动表款各种特点,首先是大表径,在新颖表壳材质上也多加运用,像钛金属、碳纤维、陶瓷等材料。模块化表壳,不少于50个独立部件组成的表壳,也打破了传统运动表的制作构造,而金表和橡胶表带的结合,更是引领了运动表款发展潮流。
2010年代 富豪的入场券 Richard Mille
2010代表款式就是Richard Mille。RM凭借其品牌的高辨识度酒桶型表壳设计和高科技材质,可谓是近年来在全球市场最为火热的现代制表品牌了,要知道这个品牌距RICHARD MILLE本人于1999年创立品牌,至今也不过22年时间,品牌第一块腕表RM 001陀飞轮还是在2001年才推出。
RM早先这东西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并不火,直到10年之后才正式发力,得益于名表流行趋势已经完全偏向运动款式,品牌对于高科技材质的使用也是加大投入,像是陶瓷、钛金属和演化出来的碳化钛、与NTPT携手制作的各类碳纤维、石英纤维材质,都主打坚固轻量化路线,就如同品牌所说的腕上方程式,与高端跑车赛车的制作理念如出一辙,并且品牌也融合了贵金属制表传统,整个产品线非常的丰富。
最后要跟大家说明,在这里我们只是以表友总结的十年为一单位,去笼统的给大家介绍,相对来说这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表款,也有很多当时火极一时的表款没有提到。那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