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表时报资讯】偶然看到了帕玛强尼的木质镶嵌陀飞轮。它的木头在视觉上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做无纺布的小玩意。这是我们初中高中女生流行的手工玩具。按照说明书和图纸裁剪,封口,就完成了。很难打破它。看来手艺又很不错了。15件以内的材料需要1~2个小时,满足一点虚荣心,很好。(PS:我大学最好的朋友听了我的话,做了一个银娃娃送给我。太温暖了。想象一下我炫耀的表情。)
有点跑题,回归到木嵌上。帕玛强尼在13或14年间制作了几款吉他主题手表。首先看看13岁的佟达伍德洛克和佟达伍德斯托克。这两款分别在吉他上展示了英美国旗图案,意在向他们的摇滚音乐致敬。6: 30陀飞轮刚好放在吉他的导孔处,高级和谐。设计非常精致。还有一款潘兴桑巴马德拉,让巴西国旗的配色更加黄绿色。虽然换了颜色,但是真的不丑。
全部搭载PF510手动上弦机芯,直径33.84mm,厚度5.55mm,振动频率21600次/小时,30颗红宝石,共237个组件,192小时动态储存(8天)。
机芯背面螺丝和宝石孔倒角,大夹板饰日内瓦波纹,小夹板拉丝。
至于14年蒙特勒音乐节的合作款:Tonda Mambo,也是用的这个机芯,但是盘面设计更饱满,还有一个古巴吉他手在弹他家乡的Mambo舞曲,拉丁风格十足。同时,它也号称是这个系列中最精密复杂的手表。乍一看,不难。3354不就是一小块木头切割拼接而成的吗?
这种被称为“木镶嵌精工”的切割技术,和很多古代艺术形式一样,在流传下来的时候几乎失传了。直到20世纪,先进的制表业才兴致勃勃地把它挖了出来。其工艺流程主要是根据图形在平面上切割出木片,可用于组装和镶嵌手表的表盘,创造出独特的装饰效果。
它也有两个难点,一个是选材:每一种木质纤维都是独一无二的,把自己的纹理运用到设计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温暖质感,就像用Koto Maille(木头)做成的草帽,带有编织纹理;梨木,表皮细腻,有类似皮肤的纹理;这件衬衫是胡桃木的,有自然的褶皱感。
其次,木材马赛克精工技术对精确切割的要求很高。木块越小,镶嵌工艺越复杂。大块之类的吉他零件,做工精细,比一根头发丝还细的外轮廓线,手工切割,对于工匠的功力可想而知。连衬衫作为背景都用了两种波点。要知道每一块成功的木头都是从同样的10块木头中选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哪怕每块木头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也要按照这一整套程序进行切割。有多少差异,就有多少不同的木块和不同的颜色。只是分分钟的节奏让工匠们很恼火。
切割后就可以组装了。即使整个加工过程严格遵循尺寸,装配时仍可能存在不显眼的小瑕疵或裂纹。不招就只能掂量着脑袋,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然而,正是这种“真实”让盘面呈现出非常细致的状态。来吧,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资料显示,为了进一步提升盘面的质感,一些小金块点缀在木头之间,让整个盘面熠熠生辉。所以请指出小金块在哪里?我笨手笨脚的,找不到。